隶释的拼音、解释、组词

隶释的简介:

lì/dài shì
1.谓用楷书录写隶字并加以解释。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书名。宋洪适撰,二十七卷。荟萃汉隶,兼有论证疏注,于字学、史学两有裨益。

《隶释》并不是一个通常意义上的词汇或短语,而是指清代学者阮元编撰的一部有关汉代碑刻文字注释与研究的书籍。阮元(1764年—1849年),字伯元,号芸台、雷峰道人等,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清朝乾隆年间进士,著名学者。

《隶释》全书共分上、中、下三卷,详细记录了汉代的碑刻文字和其上的题记。它不仅为后世研究汉代书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也对于了解汉代社会文化、历史事件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书中对众多碑刻进行了详细的注解,内容丰富多样。

下面提供五个造句以帮助理解:

  1. 为了更好地了解古代文字的演变历程,《隶释》一书成为许多学者的重要参考文献。
  2. 阮元所著《隶释》,不仅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其文笔流畅、考证严谨,更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
  3.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隶释》作为研究汉代碑刻文字的一部重要著作,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贡献。
  4. 《隶释》详细解读了诸多碑刻上的内容,对于深入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5. 深入研读《隶释》,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古代社会文化现象及其演变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隶释》并非一个词语,而是指的这部书籍。在日常交流中可能不太会单独使用这个词组或句子。上述造句主要是为了说明其重要性和研究价值。

分词解释

lì,dài

1 附属,属于:~属。配~(从属)。直~中央。2 封建时代的衙役:~卒。皂~。徒~。3 旧时地位低下而被奴役的人:奴~。~仆。4 隶书,汉字的一种书体,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书。~字。汉~。

shì

1 解说,说明:解~。注~。~文。~义。2 消除,消散:~疑。~怨。涣然冰~(像冰融化了一样,嫌隙和疑虑都完全消除)。3 放开,放下:~放。保~。手不~卷。4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后泛指佛教:~氏。~教。~子(和尚)。~藏(zàng )(佛教经典的总汇,分经、律、论三藏,包括汉译佛经和中国的一些佛教著述)。~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