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石点头的拼音、解释、组词

顽石点头的简介:

wán shí diǎn tóu
顽石:无知觉的石头。连无知觉的石头都点头认可。形容道理说得透彻,使人心服。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连顽冥没有性灵的石头都点头了。比喻说理透澈,使人心服。语本《莲社高贤传.道生法师》。

2. 《莲社高贤传.道生法师》师被摈1>,南还,入虎丘山,聚石为徒,讲《涅槃经》2>。至阐提3>处,则说有佛性,且曰:「如我所说,契4>佛心否?」群石皆为点头。 〔注解〕 (1) 摈:音ㄅ|ㄣˋ,遗弃、排斥。 (2) 《涅槃经》:佛教经典。有大乘、小乘两部,分述释迦在入涅槃前的传法遗言及修道状况。大乘部又分北本四十卷和南本三十六卷两种。 (3) 阐提:梵语。「一阐提迦」的缩略,谓无善根不能成佛之人。 (4) 契:音ㄑ|ˋ,投合、切合。

3. 晋朝时有一位道生法师,当时《涅槃经》刚传入中国,接受的人不多,他就到苏州虎丘山隐居,钻研佛法。传说他曾在山中搬了一些石头,排列整齐后,把这些石头当作学生,每天不厌其烦地讲述《涅槃经》。道生法师因为主张众生皆可成佛,所以对没有反应的石头,依旧滔滔不绝地讲解。一段日子后,道生法师问说:「你们觉得我的解释是否和《涅槃经》的原意契合呢?」石头们竟然个个都点起头来了。后来「顽石点头」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说理透澈,使人心服。

1. 传说晋时道生法师在虎丘山聚石为徒,讲解《涅槃经》,主张众生皆有佛性,群石皆点头。典出《莲社高贤传.道生法师》。后用来形容说理透澈,使人心服。【例】他说理清楚,分析精辟,足让顽石点头。

1. 传说晋时道生法师在虎丘山聚石为徒,讲解《涅槃经》,主张众生皆可成佛,并问周边石头:「如我所说,契佛心否?」群石皆为点头。见莲社高贤传.道生法师。后用来形容说理透澈,使人心服。《野叟曝言》第一一回:「文相公这一番议论,真可使顽石点头,胜如药饵百倍!」

《顽石点头》是一个富含哲理和象征意义的成语,它来源于中国古代的故事,用以比喻原本固执或冥顽不灵的人最终被感动或者折服。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那些一开始态度非常坚定、不愿改变观点或者行为,但在某些情况下(如真诚的劝导、感人的故事等)被说服的情景。

详细解释

  • 顽石:象征着固执、冥顽不灵的人或事物。
  • 点头:通常表示认可或同意。在这成语中,“点头”可以理解为“改变态度”,意味着原本顽固的态度发生了转变。

这个成语不仅表达了对变化和成长的正面观点,也传递了一种通过真诚与努力达到说服他人的理念。它强调了在面对僵化的思维或者行为时,适当的沟通与感化的重要性。

造句

  1. 经过老师的耐心讲解,《顽石点头》终于明白了做作业的重要性和正确的解题方法。
  2. 在朋友的劝说下,《顽石点头》开始意识到健康饮食对身体的重要性,并决心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
  3. 老板听取了员工的意见后,原本《顽石点头》,但最终还是改变了决策,采纳了一些创新的想法。
  4. 通过观看励志电影,他从一个《顽石点头》的自我怀疑者变成了积极向上的人。
  5. 这些年,《顽石点头》在各种挫折面前始终保持着坚强的态度,这次却因为朋友们真诚的话语而“点头”,决定一起努力向前。

分词解释

wán

1 愚钝:愚~。冥~不灵(愚昧顽钝不灵活)。2 不容易变化或动摇:~固。~强。~敌。~症。刁~。负隅~抗。3 淘气,胡闹:~皮。~童。4 同“ 玩 ”。

shí,dàn

1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2 指石刻:金~。3 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药~。药~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4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5 姓。

diǎn

1 细小的痕迹或物体:~滴。斑~。~子(➊液体的小滴,如“水~~”;➋小的痕迹,如“油~~”;➌打击乐器演奏时的节拍,如“鼓~~”;➍主意,办法,如“请大家出~~”;➎最能说明问题的关键地方,如“话没有说到~~上”)。2 几何学上指没有长、宽、厚而只有位置的几何图形;两条线相交处或线段的两端。3 数学上表示小数部分开始的符号(.),称“小数点”,如“231.4”。4 量词,用于小的或少的:两三~雨。几~泪水。5 一定的位置或限度:地~。起~。极~。居民~。6 项,部分,方面:优~。要~。特~。7 汉字笔形之一(丶):~画。三~水。8 加上点子,引申为修饰:标~。评~。~缀。画龙~睛。9 使一点一滴地落下或发出:~种。~射(自动武器有间歇的射击)。~眼药。10 一落一起或一触即离的动作:~头。~穴。11 引火:~火(亦喻挑起是非,制造事端)。12 查对:~数。~名。~卯(旧时称官衙、军伍卯时开始办公、操练,官员查点人数)。13 指定,选派:~菜。~将(jiàng )。听众~播。14 指示,启发:指~。~拨。15 计时的单位:更~(分为五更,一更又分五点)。三更三~。钟~。16 污:~污。~辱(使受污辱)。17 指正餐以外的暂时充饥,亦指糕饼一类的食物:~心(“心”读轻声)。~补(吃少量的食品解饿。“补”读轻声)。18 同“ 踮 ”。

tóu,tou

1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骨。~脑。~脸(❶头和脸;❷指面貌;❸指面子,体面)。~角(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2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留~。剃~。3 物体的顶端:山~。笔~。两~尖。4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从~儿说起。~绪。5 物体的残余部分:布~儿。6 以前,在前面的:~三天。7 次序在前,第一:~等。~生。8 首领:~子。~目。9 方面:他们是一~的。10 临,接近:~睡觉先洗脸。11 量词,多指牲畜:一~牛。12 表示约计、不定数量的词:三~五百。13 (tou)名词后缀(❶接于名词词根,如“木~”。❷接于动词词根,如“念~”。❸接于形容词词根,如“甜~儿”)。14 (tou)方位词后缀(如“上~”。“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