靡靡之音的拼音、解释、组词

靡靡之音的简介:

mǐ mǐ zhī yīn
靡靡:柔弱,萎靡不振。使人萎靡不振的音乐。指颓废的、低级趣味的乐曲。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靡靡,颓废淫荡。「靡靡之音」指颓废淫荡、足以使人丧志的音乐。语本《韩非子.十过》。△「亡国之音」、「桑间濮上」

2. 《韩非子.十过》奚谓好音?昔者卫灵公将之晋,至濮水之上,税车而放马,设舍以宿,夜分而闻鼓新声者而说之,使人问左右,尽报弗闻。乃召师涓而告之曰:「有鼓新声者,使人问左右,尽报弗闻,其状似鬼神,子为我听而写之。」师涓曰:「诺。」因静坐抚琴而写之。师涓明日报曰:「臣得之矣,而未习也,请复一宿习之。」灵公曰:「诺。」因复留宿,明日而习之,遂去之晋。晋平公觞之于施夷之台,酒酣,灵公起曰:「有新声,愿请以示。」平公曰:「善。」乃召师涓,令坐师旷之旁,援琴鼓之。未终,师旷抚止之,曰:「此亡国之声,不可遂也。」平公曰:「此道奚出?」师旷曰:「此师延1>之所作,与纣2>为靡靡之乐也,及武王伐纣,师延东走,至于濮水3>而自投,故闻此声者必于濮水之上。先闻此声者其国必削,不可遂。」平公曰:「寡人所好者音也,子其使遂之。」师涓鼓究之。 〔注解〕 (1) 师延:古代乐师,生卒年不详。其乐可感天神,能听众国之乐审其兴亡。商纣时被拘于阴宫,后周武王伐纣,师延自投于濮水。 (2) 纣:名辛,生卒年不详。为帝乙的儿子,商朝最后一任君王,史称纣王。后因拒谏饰非、耽于酒色、暴敛重刑,致民怨四起。周武王东伐至盟津,战于牧野,纣军败,自焚于鹿台。 (3) 濮水:古水名,约在今河南省滑县与正津县境,现已湮没。

3. 「靡靡之音」原作「靡靡之乐」。韩非是战国末期的韩国诸公子,他眼见韩国国力衰弱,竭力主张使用刑术法治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标。他屡次上谏韩王,均不受重视,因而发愤著书,即成今日之〈韩非子〉,表达自己的治国理念。其中〈十过〉一章在阐述君王如有十个重大过失之一,就足以亡国,其中一项就是沉溺于音乐享乐中,而忘了国事与应有的礼仪。他举春秋时期晋平公的事为例,当时卫灵公要前往晋国会见晋平公,经过濮水附近,听到一曲美妙的音乐,问左右有无人听过,众人皆说没有,卫灵公便请乐师师涓将它谱下来。到了晋国,晋平公设宴款待他,酒酣耳热之际,卫灵公便要师涓演奏那新谱下来的美乐助兴。师涓演奏到一半,晋国乐师师旷赶忙阻止说:「这是古代乐师师延为纣王所作的乐曲,颓废淫荡,足以使人丧志,是亡国之音啊!武王伐纣时,师延逃到濮水边投河自尽,所以这乐曲一定是在濮水边听到的。先听到这乐曲,国家一定会衰落,不能弹完啊!」但晋平公相当喜好音乐,要求师涓一定要弹完。听完后又要求听更美妙的清征乐,师旷说:「不行!清征乐是给道德极高的君主听的,陛下您的德行还不够。」爱好听音乐的晋平公执意要听,师旷只好演奏给他听。在奏乐过程中,有许多只黑鹤闻声飞来,与乐齐鸣、共舞,听得晋平公龙心大悦,又问师旷是否还有更高亢的音乐?师旷说还有清角乐,平公又要求要听,师旷说:「不行!这是黄帝与鬼神在泰山相会而作成的音乐,今陛下您德行不够高,不可以听,听了恐怕会有灾祸。」平公仍然执意要听,师旷只好遵命。没想到才开始弹奏,便乌云四起,接著刮起狂风暴雨,把帐幕摆设全都吹倒,连屋瓦都不停地掉落。在座的人都四散逃命,平公也吓得躲进房内。自此之后,晋国连续大旱三年,平公则因受到惊吓而重病不起,不能治理国事。韩非用这个例子,告诫为人君主不能过分沉溺于享受音乐。后来《韩非子》原文中的「靡靡之乐」演变成「靡靡之音」这个成语,用来指颓废淫荡、足以使人丧志的音乐。

1. 会令人意志颓废的音乐。【例】常听靡靡之音会致使人意志越来越消沉。

1. 靡靡,颓废淫荡。靡靡之音是指商纣时颓废淫荡、使人沉溺享乐而忽略国事,进而导致亡国之乐曲。见《韩非子.十过》。《聊斋志异.卷四.罗刹海市》:「马即起舞,亦效白锦缠头,作靡靡之音。」后指令人颓废、丧志的音乐。如:「常听靡靡之音,会让人放纵或意志消沉。」也作「糜糜之音」、「靡靡之乐」。

《靡靡之音》这个词通常用来形容那些软弱无力、缺乏活力,或过于柔美、颓废而显得缺乏进取心的音乐。这个成语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原文是“郑声淫,乱世之音也;正声雅,治世之音也”。虽然原意并非特指音乐类型,但在现代汉语中,“靡靡之音”多用于贬义,用来形容那些被认为具有颓废、消极色彩的音乐或艺术表现形式。

详细解释

  1. 音质:通常指的是那些旋律优美但缺乏力度和激情的音乐。
  2. 风格特征:这类音乐往往倾向于柔和、缓慢、抒情,并且可能伴有大量装饰性演奏技巧,如颤音、滑音等。
  3. 情感表达:靡靡之音多表现一种哀怨、忧郁甚至沉溺的情感状态。
  4. 社会影响:在某些文化背景下,“靡靡之音”被看作是过于娱乐化、商业化而缺乏深刻内涵的音乐。

造句

  1. 小明沉迷于听靡靡之音,整日沉浸在伤感的情绪中,无法自拔。
  2. 放松一下吧,听听轻柔的歌曲,不要总是沉浸在靡靡之音的世界里。
  3. 最近流行的那首歌太像靡靡之音了,让人听了心情都变得沉闷起来。
  4. 为了改变沉闷的工作氛围,经理决定播放一些欢快的音乐,而不是那些让人感到乏味的靡靡之音。
  5. 这位歌手擅长演绎不同风格的歌曲,但无论哪一种他都能驾驭自如,包括那些充满激情的作品和较为平淡甚至有些令人觉得是靡靡之音的曲目。

请注意,“靡靡之音”一词在使用时带有强烈的主观评价色彩,因此在具体语境中可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其恰当性。

分词解释

1 浪费,奢侈:~荡。~费。侈~。2 分散:~散(消灭)。3 古同“糜”,糜烂。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yīn

1 声,亦特指有节奏的声:声~。~乐(yuè)。~律。~色。~量。~区。~韵。~像。~容(声音、容貌)。弦外之~。2 信息,消息:~信。佳~。~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