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工的拼音、解释、组词
背工的简介:
bèi gōng
1.亦作"背弓"﹑"背公"。买卖中间人索取的外快。亦指受托购物时侵吞财物。 2.同"背躬"。戏曲的旁白。
1.亦作"背弓"﹑"背公"。买卖中间人索取的外快。亦指受托购物时侵吞财物。 2.同"背躬"。戏曲的旁白。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替人说合买卖交易时,私自扣下的手续费。《金瓶梅》第三三回:「谁知伯爵背地与何官儿砸杀了,只四百二十两银子,打了三十两背工。」也作「后手」、「夹帐」。
2. 戏曲中的旁白。也作「背弓」、「背躬」。
词语“背工”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其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根据现有的信息,“背工”可能是一个行业术语或者地域方言中的用词,在不同地方或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如果是在特定的职业、手工艺领域或某地区的地方语言中出现的词语,可能存在特定的含义。
然而,考虑到“背工”的构成部分,“背”通常意味着负担或者承担的意思,“工”指的是工作或技术。因此,“背工”可能与某种劳动密集型的工作有关,尤其是需要个人承担大量体力或脑力劳动的情况。
基于上述假设,这里尝试提供一些可能的解释和造句:
-
解释:在某些特定情境下,“背工”可能是指一种特殊的劳动形式,劳动者通过自身的努力完成较为繁重的任务。这种情况下,“背工”的工作往往需要个人付出较多的时间、精力或体力。
-
造句:
- 他在田间干了一天的“背工”,直到傍晚才得以休息。
- 为了赶制这份订单,她每天都在车间里做着繁重的“背工”。
- 每次完成“背工”任务后,他都会感到身体疲惫不堪。
- 在那些艰苦的日子里,“背工”的经历成为了我们共同的记忆。
- 那个时候,很多人靠做“背工”来养家糊口。
请注意这些造句是基于对“背工”一词的假设性理解而构造的,实际情况可能有所不同。如果该词语有更确切或具体的含义,请提供更多的上下文信息以便给出更加准确的解释和使用示例。
分词解释
背
bèi,bēi
1 人体后面从肩到腰的部分:~脊。~包。~影。2 物体的后面或反面:~面。刀~。~后。~景。3 用背部对着,与“向”相对:~光。人心向~。4 向相反的方向:~地性(植物向上生长的性质)。~道而驰。5 避开,离开:~地。~井离乡。6 凭记忆读出:~书。~诵。~台词。7 违反:违~。~离。~信弃义。8 不顺:~运。~兴(xìng )。9 偏僻:~静。10 听觉不灵:耳~。
工
gōng
1 个人不占有生产资料,依靠工资收入为生的劳动者:~人。~人阶级。~农联盟。2 制造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生产事业:~业。~业革命。3 从事体力或脑力劳动:~作。~厂。竣~。4 工作量:记~。这个工程需要三十个~。5 技术和技术修养:唱~儿。~夫(a.本领,造诣,亦作“功夫”;b.时间)。~力。6 细致,精巧:~巧。~整。~笔(中国画技法,用笔工整,注重细部的描绘)。7 〔~尺(chǐ)〕中国古代一种记谱符号体系,有十个字: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相当于简谱的5671234567。“工”相当于“3”。8 善于,长于:~书善画。~于心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