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朴(1872-1935)的拼音、解释、组词

曾朴(1872-1935)的简介:

zēng/céng pǔ/pò/pō/piáo (1872-1935)
近代小说家。字孟朴,号铭珊,笔名东亚病夫,江苏常熟人。光绪年间举人。曾参与戊戌变法运动。后创办《小说林》杂志。辛亥革命后曾任江苏财政厅、政务厅厅长。1926年脱离政界,在上海创办《真美善》杂志。所著长篇小说《孽海花》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另有小说《鲁男子》及译作多种。

  • AI解释

曾朴(1872-1935),原名曾莹,字孟朴。晚清至民国时期的重要作家、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讽刺小说《孽海花》的作者。

详细解释

背景介绍

曾朴生于清朝末年,在那个历史动荡的时代中,他亲身经历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并积极参与其中。他的思想深受儒家文化和西学的影响,具有较为开阔的视野和开放的思想观念。

创作贡献

曾朴最著名的成就无疑是创作了《孽海花》,这部作品被认为是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通过描绘19世纪后半期中国社会的各种现象,尤其是士大夫阶层的生活状态与思想变化。作品辛辣讽刺、深刻揭露了当时社会的种种丑恶现象,并表达了作者对社会改革和进步的期望。

个人经历

曾朴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曾任清末民初多所学校的校长或教员,期间还担任过一些政府职务,如参政院参政等。晚年专注于文学创作与翻译工作。

5个造句

  1. 曾朴的《孽海花》是晚清社会的一面镜子。
  2. 研究曾朴的作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社会背景。
  3. 尽管生活多舛,但曾朴始终保持着对文学和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执着。
  4. 《孽海花》之所以能在当时引起广泛反响,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作者曾朴犀利且富于讽刺的语言风格。
  5.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曾朴不仅是位杰出的小说家,也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教育家。

分词解释

zēng,céng

1 指与自己中间隔两代的亲属:~祖父。~孙。2 同“ 增 ”,增加。3 竟,简直,还(hái ):“以君之力~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山、王屋何?”4 姓。

pǔ,pò,pō,piáo

1 没有细加工的木料,喻不加修饰:~素。~实。~厚。~质。2 朴实,朴素:质~。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