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鸿的拼音、解释、组词

鳞鸿的简介:

lín hóng
1.鱼雁。指书信。 2.指信使。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鱼雁的代称。比喻书信。宋.李甲〈帝台春.芳草碧色〉词:「又还问鳞鸿,试重寻消息。」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鳞鸿何处?回不得一纸断肠书。」

鳞鸿》这个词汇源于古代,主要用于文学创作中,它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复合词:“鳞”与“鸿”。这个词主要是用来代指书信或者传递信息的使者。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情况下,人们通过各种方式来传递消息,“鸿雁传书”的典故就是很好的例证。“鳞”字在此处虽然通常是指鱼或鱼类,但在这种语境中,象征着水路传递的信息;“鸿”则常用来指代大雁等候鸟,因其能够长距离迁徙而成为长途信使的象征。

详细解释

  • 词源:来自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比喻用法。
  • 含义:代表书信、信息或者通讯的方式。通常用于表达对远方亲友的思念或对某种消息传递方式的赞美。
  • 文化背景:“鸿雁传书”的故事在中国古代极为著名,出自《汉书·苏武传》,讲述的是苏武在被扣留在匈奴期间,通过大雁将书信送回汉朝的故事。这一典故广泛流传,成为表达忠诚、思念之情的经典意象。

造句

  1. 自从与他分别后,她便只能依靠鳞鸿来传递彼此的思念。
  2. 在这个通讯尚不发达的时代,他们仅能通过鳞鸿互诉衷肠。
  3. 她在信中提到,虽然两人相隔万里,但是只要心中有爱,千里之遥也可以如近在咫尺般,靠的是那往来的鳞鸿
  4. 每封书信都承载着思念和期待,成为他们情感传递的唯一桥梁——这就是所谓的“鳞鸿”。
  5. 虽然现代通讯工具已经非常发达,但在某些特殊的情境下,“鳞鸿”依然能够代表深情厚谊,寄托远方的信息与关怀。

以上就是对词语《鳞鸿》的一个详细解释及其造句。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lín

1 鱼类、爬行动物和少数哺乳动物身体表面长的角质或骨质小薄片:鱼~。~片。2 鳞状的:~爪(zhǎo )。~波。~茎。~屑。~集(群集)。遍体~伤。~次栉比。3 泛指有鳞甲的动物:~鸿(指“鱼雁”,即书信)。
鸿

hóng

1 大雁:~雁。~毛。雪泥~爪(喻往事遗留的痕迹)。2 大:~博。~图。~沟。~儒。~福。~运。~烈。3 指书信:来~。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