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箕尾的拼音、解释、组词

骑箕尾的简介:

qí jī wěi/yǐ
1.亦作"骑箕翼"。亦作"骑箕"。 2.《庄子.大宗师》:"傅说得之,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东维,骑箕尾,而比于列星。"傅说一星,在箕星尾星之间,相传为傅说死后升天而化。后因以指游仙。 3.指仙家。 4.谓青云直上,高升。 5.指去世。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箕、尾皆二十八星宿的星名。相传武丁的宰相傅说死后升天,跨身于二星之上。语出庄子˙大宗师:夫道,……傅说得之,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东维,骑箕尾,而比于列星。后以此比喻人死后升天,常用作挽辞。明˙陆世廉˙西台记˙第四出:早做了日星河岳,骑箕尾光生芒角,驭云烟气陵霜锷,炳丹青风清寒醥。

1. 箕、尾为东方苍龙七宿最后的两个星宿。相传武丁的宰相傅说死后升天,跨身于二星之上。语出《庄子.大宗师》:「夫道,……傅说得之,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东维,骑箕尾,而比于列星。」后以此比喻人死后升天,常用作挽辞。清.陆世廉《西台记》第四出:「早做了日星河岳,骑箕尾光生芒角,驭云烟气陵霜锷,炳丹青风清寒醥。」参见「傅说」条。

词语“骑箕尾”出自古代典籍,通常指古人逝去的一种说法。在不同的文献中,“骑箕尾”可能有所变化或具体化为其他表述,但其核心意象是表达一种超脱世俗、超越生死的意蕴。“箕尾”,在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道教和佛教文化中,常被用来形容天空中的星宿,特指天上的某些星座或者星象。其中,“骑”的意思是在星宿间游走或遨游。

在古代典籍中,“骑箕尾”是描述去世的文雅说法之一,含有对逝者超然物外、不受尘世限制之意。因此,它多用于表现古代士大夫或高人名士对于生死的看法和态度。这种表述方式反映了古人追求精神自由与超脱世俗的愿望。

造句: 1. 古人的风骨,即便骑箕尾也不改其高尚的品格。 2. 他虽然英年早逝,但其品德犹如星辰,骑箕尾亦无遗憾。 3. 在那个时代,许多文人士大夫常常以“骑箕尾”来自喻,表达他们对精神自由和超脱生死的看法。 4. 这位诗人的一生虽然短暂,却如流星划过夜空,即便骑箕尾也留下了不朽的诗篇。 5. 他的去世如同星辰陨落,但人们对他依然怀念,认为他即使骑箕尾也不改其高洁之气。

请注意,在实际运用中,“骑箕尾”这种表达方式相对较为书面化和古雅,并非现代日常语言中的常见用语。以上造句旨在帮助理解“骑箕尾”的象征意义及适用场合。

分词解释

1 跨坐在牲畜或其他东西上:~马。~射。~兵。~者善堕(经常骑马的常会掉下马来;喻擅长某事物的人,反而容易大意,招致失误)。2 兼跨两边:~缝盖章。3 骑的马或乘坐的其他动物(旧读jì):坐~。4 骑兵,亦泛指骑马的人(旧读jì):轻~。铁~。车~。5 一人一马的合称(旧读jì):千~。千乘万~。

1 用竹篾、柳条或铁皮等制成的扬去糠麸或清除垃圾的器具(通常称“簸箕”):~帚。2 簸箕形的指纹,不成圆形:斗(dǒu )~。3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4 姓。

wěi,yǐ

1 鸟兽虫鱼等身体末端突出的部分:~巴。~鳍。鸟~。2 末端:排~。船~。~声。~骨。~灯。~数。~音。结~。扫~。虎头蛇~。3 在后面跟:~随。~追。4 量词,指鱼:三~鱼。5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