掠影浮光的拼音、解释、组词
掠影浮光的简介:
指浮光掠影,浮于表面不深入。
- 成语典
- AI解释
1. 义参「浮光掠影」。见「浮光掠影」条。
2. 此处所列为「浮光掠影」之典源,提供参考。 ※清.冯班《钝吟杂录.卷五》沧浪云:「不落言筌,不涉理路。」按:此二言似是而非,惑人为最。夫迷悟相觉,则假言以为筌;邪正相背,斯循理而得路。迷者既觉,则向来之言还归无言;邪者既返,则向来之路未尝涉路,是以经教纷纭,实无一法可说也。此在教家已自如此,若教外别传则绝尘而奔,诚非凡情浅见所测,吾不敢言也。至于诗者,言也,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咏歌之,但其言微,不与常言同耳,安得有不落言筌者乎?诗者,讽刺之言也,凭理而发,怨诽者不乱,好色者不淫,故曰:「思无邪!」但其理元或在文外,与寻常文笔言理者不同,安得不涉理路乎?沧浪1>论诗,止是浮光略影2>,如有所见,其实脚跟未曾点地,故云:「盛唐之诗如空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3>种种比喻,殊不如刘梦得4>云「兴在象外5>」一语妙绝。 〔注解〕 (1) 沧浪:严羽,字仪卿,一字丹丘,自号沧浪逋客。南宋邵武人,生卒年不详。为文学批评家,论诗以不涉理路、不落言筌为上,且以禅说诗,清人王渔洋本其说而立神韵一派。著有《沧浪诗集》、《沧浪诗话》等。 (2) 浮光略影:浮光,物体表面反射的光。略影,即掠影,指一闪而过的影子。 (3) 「空中之色」诸句:严羽《沧浪诗话.诗辩》的原文作「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 (4) 刘梦得:刘禹锡(西元772∼846),字梦得,唐彭城人。贞元九年进士,后为监察御史。因与柳宗元参加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晚年时,曾为太子宾客,故亦称为刘宾客。刘氏擅长诗文,当时与白居易为好友,诗名相若。 (5) 兴在象外:感兴存在于表象之外。兴,音ㄒ|ㄥˋ。诗六义之一,先言他物以引领所咏之事的诗歌作法。
3. 此处所列为「浮光掠影」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浮光掠影」,指「物体表面反射的光」和「一闪而过的影子」,都是指虚幻而难以深入观察的事物。这个成语可能出自于清代冯班《钝吟杂录.卷五》这篇文章的「浮光略影」。冯氏纠缪的对象是宋代严羽所写的《沧浪诗话》。严氏在《沧浪诗话.诗辩》中有一段话说:「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严氏这段话的大意是说:诗的写作,不是用来卖弄学问,谈道说理的;所以诗的最高境界最好不涉及理的谈论,也不要只是卖弄语言文字。冯班认为严氏用「不涉理路,不落言筌」来描述诗的写作是大有问题的。诗是用来「言志」,也就是用来「说出意念」的,只是为了把感情充分发抒,所以演变成咏歌,这虽然和正常言语不同,但也是「言」呀!怎能说「不落言筌」呢?诗也可以拿来表述讽刺的情感,这也就是论理呀!怎么可以说是「不涉理路」呢?因此他认为严羽的见解就像严氏自己形容盛唐诗所用的一些比喻:「空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一样,都是「浮光略影」,看起来似有见地,其实就像一个人的脚跟没踏在地面上一样,是相当地空泛,不可信的。后来「浮光掠影」这个成语可能就从这里的「浮光略影」演变而出,用来比喻见识粗浅,不够仔细深入,也用来特指文章言论的内容肤浅空泛;有时也用来形容印象不深刻。
《掠影浮光》是一个富有诗意和文学色彩的短语,常用来形容瞬间、片段或印象深刻的场景。从字面意义上来讲,“掠”意味着轻快地滑过或掠取,“影”则指映像或阴影,“浮”意味着漂浮或短暂存在,“光”则是光线或光彩。综合起来,“掠影浮光”可以理解为通过快速而简略的描绘,捕捉到那些稍纵即逝、充满美好与光辉的瞬间印象。
详细解释
- 掠影:形容的是快速地抓住某个场景、时刻或是情感,就像是一阵风过,带走了某些记忆或影像。
- 浮光:指的是短暂而明亮的光芒或者景象,常用来描述那些不持久但给人心灵以美好慰藉的事物。
造句
- 夕阳西下,天边掠影浮光中,那一抹温柔的红晕让整个天空变得格外美丽。
- 那些年少时的青涩记忆,如掠影浮光般在心头悄然闪过。
- 望着窗外匆匆而过的车流,心中不由生出一丝感触:这就是生活的掠影浮光吗?
- 在这短暂的一刻,所有的烦恼都随风而去,留下的只有心灵中那抹掠影浮光般的宁静与喜悦。
- 阅读那些充满想象力的文字时,我们仿佛被带入了一个又一个掠影浮光般的世界,在其中遨游、思考。
通过上述的解释和造句,希望能更深入地理解和运用“掠影浮光”这一表达方式。
分词解释
lüè
1 夺取:~夺。~取。抢~。劫~。2 擦过:~视。浮光~影。3 拷打:~笞。~治。拷~。4 砍伐:~林。5 顺手抓取:随手~起一根棍子。yǐng
1 物体挡住光线时所形成的四周有光中间无光的形象,亦指不真切的形象或印象:人~。花~。倒~。幻~。~壁。~响。~射(借甲指乙,或暗指某人其事)。无~无踪。~~绰绰(模模糊糊,不真切)。捕风捉~。含沙射~(喻暗地里诽谤中伤)。2 形象:摄~(照相)。留~。剪~。~印。~像。3 描摹:~写。~抄。~宋本。4 指“电影”:~评。~院。~片。~视(电影和电视)。~坛。fú
1 漂在水面上,与“沉”相对:~桥。~力。~标。~萍。~泛。~沉。漂~。~光掠影。2 表面的:~皮儿。~土。~雕。3 空虚,不切实:~夸。~华。4 不沉静,不沉着:轻~。~躁。5 暂时的:~记。~支。6 可移动的:~财。~荡。~吊。~动。7 超过,多余:人~于事。8 呈现,涌现:~现。~想。9 中医指脉搏浮在肌肤表层:~脉。guāng
1 太阳、火、电等放射出来耀人眼睛,使人感到明亮,能看见物体的那种东西:阳~。月~。火~。~华(明亮的光辉)。2 荣誉:~临(敬辞,意含宾客来临给主人带来光彩)。~顾。~复。3 使显赫:~大。~宗耀祖。4 景物:春~明媚。5 光滑:~滑。~洁。~泽。6 完了,一点不剩:杀~烧~。吃~用~。7 露着:~膀子。8 单,只:~剩下一口气。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