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崩地陷的拼音、解释、组词

山崩地陷的简介:

shān bēng dì xiàn
山岳崩倒,大地塌陷。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山岳崩倒,大地陷落。晋书˙卷四˙惠帝纪:淮南、寿春洪水出,山崩地陷,坏城府及百姓庐舍。后亦用以形容浩大的声势。三国演义˙第九十四回:忽然一声响,如山崩地陷,羌兵俱落于坑堑之中。亦作山崩地裂、山崩地坼。

1. 山岳崩倒,大地陷落。《晋书.卷四.惠帝纪》:「淮南、寿春洪水出,山崩地陷,坏城府及百姓庐舍。」后亦用以形容浩大的声势。《三国演义》第九四回:「忽然一声响,如山崩地陷,羌兵俱落于坑堑之中。」也作「山崩地裂」、「山崩地坼」。

词语解释

山崩地陷(shān bēng dì xiàn)是一个成语,来源于中国古代文献。这个词语形象地描述了自然界中非常剧烈的地貌变化现象。

  • 字面意义
  • “山崩”指的是高山因某种原因突然倒塌、崩塌。
  • “地陷”指的是地面因为某些原因而突然下陷或出现裂缝。

  • 引申义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比喻事物发生的巨大变化,不仅仅是自然现象的剧烈改变,也可以形容社会事件的巨大变故。它常用于描述无法预料、极为严重的灾难或者剧变。

示例造句

  1. 大地震后,山崩地陷,无数房屋倒塌,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了极大的损失。
  2. 他没有想到事情会发展到如此地步,就像山崩地陷一般,彻底颠覆了他的计划和人生。
  3. 这次改革如同山崩地陷般震撼整个行业,许多传统的企业都面临着重新洗牌的危机。
  4. 地质考察队发现此处地形复杂多变,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山崩地陷,需要格外小心。
  5. 他在演讲中提到自然灾害的威力,“山崩地陷”并非仅仅是一种夸张的说法,而是自然界的现实写照。

分词解释

shān

1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崖。~峦。~川。~路。~头。~明水秀。~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2 形状像山的:~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3 形容大声:~响。~呼万岁。4 姓。

bēng

1 倒塌:~塌。~坍。~毁。~解(jiě)。~溃。~决。~颓。分~离析。2 破裂:~裂。把气球吹~了。3 崩裂的东西击中:放爆竹~了手。4 败坏:礼坏乐(yuè)~。5 称枪毙:拉出去~了。6 君主时代称帝王死:驾~。

dì,de

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心说。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质。~壳。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下。4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田~。~政。~主。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区。此~。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板。~毯。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点。目的~。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以处。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境~。心~。10 底子:质~。

xiàn

1 掉进,坠入,沉下:~落。~没(mò)。~溺。~于。~入。2 为捉野兽挖的坑:~坑。~阱。3 凹进:双眼深~。4 设计害人:~害。诬~。~人于罪。5 攻破,占领:失~。沦~。6 缺点: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