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谈阔论的拼音、解释、组词

高谈阔论的简介:

gāo tán kuò lùn
高:高深;阔:广阔。多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高谈阔论」典源作「高谭清论」。本指见地高超、范围广阔地谈论。语本《东观汉记.卷一八.赵勤列传》。后来也用「高谈阔论」比喻畅快而无拘束地谈论。或没有实质内容,空泛而漫无边际地谈论。△「迂谈阔论」、「高谈弘论」、「高谈危论」、「高谈虚论」

2. 《东观汉记.卷一八.赵勤列传》赵勤,字益卿,南阳人。……为南阳太守,桓虞功曹,委以郡事。虞下车,叶令雍霸及新野令皆不遵法,乃署勤督邮。到叶1>见霸2>,不问县事,但高谭清论,以激励之,霸即解印绶3>去,勤4>还入新野界。令闻霸已去,遣吏奏记陈罪,复还印绶去,虞乃叹曰:「善吏如良鹰矣。」 〔注解〕 (1) 叶:叶县,地名。地约在今河南叶县南三十里。 (2) 霸:雍霸,汉叶县县令,生卒年不详。 (3) 印绶:印信和系在印信上的丝带。绶,音ㄕㄡˋ。 (4) 勤:赵勤,字益卿,汉南阳人,生卒年不详。曾任南阳太守。

3. 「高谈」一词出现的时间相当早,在《东观汉记.卷一八.赵勤列传》中就有「高谭清论」的用法。「谭」与「谈」通。「高谈清论」就是高雅不涉俗务地谈论。后来「高谈阔论」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指见地高超、范围广阔地谈论始见唐代吕岩〈徽宗斋会〉诗的开头两句「高谈阔论若无人,可惜明君不遇真」。吕岩就是吕洞宾,相传学道成仙,为八仙之一。后来这句成语引申有「痛快而无拘束地谈论」的意思。例如《三侠五义.第二一回》:「换盏传杯,高谈阔论。」又被引申泛指没有实质内容,空泛而漫无边际地谈论。例如《文明小史.第一八回》:「他们三个人围著烟灯谈天,席面上主宾四位,也在那里高谈阔论起来。」

1. 言谈见解高妙,内容广博。【例】春秋时代,孟子高谈阔论,主张人性本善。

2. 大发议论,放言谈论。【例】候选人尽可高谈阔论,但选民可要仔细评估政见的可行性。

1. 畅快而无拘束的谈论。《三侠五义》第二一回:「换盏传杯,高谈阔论。」

2. 没有实质内容,空泛而漫无边际的谈论。《文明小史》第一八回:「他们三个人围著烟灯谈天,席面上主宾四位,也在那里高谈阔论起来。」

词语详解

高谈阔论,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宋·孙觌《鸿庆居士文集》卷三:“公之高谈阔论,皆人之所难能。”其意思是指滔滔不绝地大发议论,多指空谈大道理或不切实际的言论。这个词语通常带有批评或贬义的色彩,用来形容那些言辞浮夸、缺少实据或者内容空泛的谈话。

造句

  1. 讨论会上,张教授的高谈阔论让大家感到有些疲惫,毕竟他的观点缺乏具体的实例支持。
  2. 小李喜欢高谈阔论,经常在同事面前发表一些没有根据的观点,这让他受到了不少批评。
  3. 在学术会议上,王博士避免了高谈阔论,而是提供了一些实证研究来支撑自己的理论。
  4. 面对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更加注重事实和证据的分析,而不是一味地进行高谈阔论
  5. 尽管李明经常高谈阔论,但他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却非常有限。

这些造句展示了在不同情境下使用“高谈阔论”这一词语的情形,以及它所传递出的批评意味。

分词解释

gāo

1 由下到上距离大的,与“低”相对:~峰。~空。~踞。~原。~耸。~山流水(喻知己、知音或乐曲高妙)。~屋建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瞻远瞩。2 高度:他身~一米八。3 等级在上的:~级。~考。4 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质量。~消费。~价。~档。~手。~能物理。5 声音响亮:引吭~歌。6 敬辞,称别人的事物:~见。~就。~论。~寿。~堂。~徒。7 热烈、盛大:~昂。兴~采烈。8 显贵,道德水平高:崇~。清~。~风亮节。~尚。~雅。~洁。9 宗族中最在上之称:~祖。10 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锰酸钾。11 姓。

tán

1 说,对话:~天。~心。~论。~话。~判。~吐。恳~。洽~。漫~。~笑风生。2 言论,听说的话:笑~。无稽之~。传为美~。3 姓。

kuò

1 宽广,或指时间的长久:广~。辽~。~别。~步。高谈~论。海~天空。2 富有,豪奢:~气。~绰。3 粗疏,不细密:~略。~达。疏~。4 离别,分离:~情。久~。叙~。

lùn,lún

1 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断。~点。~辩。~据。~者。议~。讨~。辩~。2 分析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理论和言论:理~。舆~。专~。社~。3 学说,有系统的主张:系统~。4 看待:一概而~。5 衡量,评定:~罪。~功行赏。6 按照:~件。~资排辈。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