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草的拼音、解释、组词

席草的简介:

xí cǎo
1.可以编席或鞋等生活用品的草。

  • AI解释

实际上,“席草”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有特定含义或是在某些地方、文化中有特殊的用法。一般而言,“席草”可能指的是用于编织坐垫或者铺地席子的一种植物纤维材料。在不同地区和语境下,其含义可能会有所不同。

详细解释

  1. 材质来源:席草通常指的是一种叫做“葇荑属”的植物(如海州常山),这种植物可以提取出柔软而坚韧的纤维。
  2. 用途
  3. 可以用来编织各种生活用品,例如坐垫、靠垫等。
  4. 在一些传统手工艺中,也可用于制作装饰品或艺术品。
  5. 文化背景:在某些地方的传统中,席草编织品被视为一种具有传统价值和实用性的物品。

造句

  1. 我家的坐垫是用席草编制而成的,既舒适又环保。
  2. 来自乡下的老奶奶,她手里拿着一束刚采摘回来的席草,准备用来编织新的地席。
  3. 这张古色古香的椅子上铺着一张手工编织的席草地毯,增添了几分东方韵味。
  4. 为了庆祝传统节庆,村里的老人家们会一起编织席草制品,展示他们的手艺。
  5. 妈妈从市场上买回了一把席草,打算用来为我们家的新沙发做垫子。

这些句子是根据“席草”的一般含义编写的,并非针对某个特定的文化或历史背景。希望这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有更具体的情境或文化背景需要考虑,请告知我以便进一步调整句子内容。

分词解释

1 用草或苇子编成的成片的东西,古人用以坐、卧,现通常用来铺床或炕等:~子。草~。苇~。竹~。凉~。~地而坐。~卷(juǎn )。2 座位:~位。~次。出~。列~。3 酒筵,成桌的饭菜:筵~。宴~。酒~。4 特指议会中当选的人数:四~。5 职位:主~。西~(塾师)。6 量词:一~酒。7 姓。

cǎo

1 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庄稼、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包括庄稼和蔬菜:青~。野~。茅~。水~。花~。~鞋。~堂(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以此自称山野间的住所,有自谦卑陋的意思)。~原。~坪。~行露宿。~菅人命。2 特指用作燃料、饲料的稻麦之类的茎叶:~料。柴~。稻~。3 粗糙,不细致:~率(shuài )。~鄙(粗野朴陋)。~具(粗劣的食物)。4 汉字的一种书体:~书。~字(亦为旧时谦称自己的别名)。章~(草书的一种,笔画保存了一些隶书的笔势,因其最初用于奏章,故名“章草”)。狂~。~体(❶指汉字草书;❷拼音文字的手写体,有大草、小草之分)。5 打稿子,亦指稿子;引申为初步的,非正式的:~拟。~诏(为皇帝草拟诏书)。6 荒野,原野,引申为在野的、民间的:~野。~莽。~寇。~贼。7 雌性的(用于某些家畜、家禽):~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