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章的拼音、解释、组词
露章的简介:
lù/lòu zhāng
1.公开奏章纠举内容﹐让被弹劾的人知道而服罪。 2.泛指上奏章。 3.用指奏章。
1.公开奏章纠举内容﹐让被弹劾的人知道而服罪。 2.泛指上奏章。 3.用指奏章。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公布弹劾或荐举章奏的考核程序。《汉书.卷八六.何武传》:「所举奏二千石长吏必露章,服罪者为亏除,免之而已。」。《宋史.卷一六○.选举志六》:「嘉定十二年,命监司、守臣举十科政绩所知自代,露章列荐,并籍记审察,任满,则取其举数多、有政绩行谊者升擢之。」
《露章》中的“露”并非指自然界中的一种现象,而是古代官府文书的一种方式或状态。“露章”,在古代汉语中通常指的是皇帝直接将奏折批阅后,不经过其他大臣的手就直接颁布的批示。这种做法体现了皇帝对臣子奏疏的重视程度和决策过程中的快速反应能力。
详细解释
“露章”一词较为少见且具体应用较少,更多是作为一种古代文书处理方式的概念被提及。它强调的是皇帝在处理臣下的奏折时,不经过其他人的手直接批示下发。这种方式不仅体现了皇帝对某些事项的高度关注,也反映了决策过程中的简化或紧急情况。
造句
- 因为事件紧急且关乎国计民生,皇帝决定采取“露章”的方式迅速处理此事。
- 这位大臣的奏折得到了皇帝直接“露章”批复,足见其言辞之重要。
- “露章”一词虽不常见于现代使用,但在古代官场中却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 为了加快决策流程,这次朝廷决定启用“露章”,以求尽快解决边疆危机。
- 在古代中国,这种不经层层审批直接由皇帝亲批的奏折被称为“露章”。
以上句子旨在通过不同情境展示“露章”在古代文书中所代表的意义和作用。
分词解释
露
lòu,lù
1 靠近地面的水蒸气,夜间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球:~水。白~。寒~。朝(zhāo )~。甘~。2 在室外,无遮盖:~天。~宿。~营。3 加入药料或果子汁制成的饮料或药剂:~酒。枇杷~。4 滋润:覆~万民。5 表现,显现:~布(a.通告;b.古代指未加封缄的文书;c.檄文;d.捷报等)。~骨。袒~。吐~。揭~。暴~。
章
zhāng
1 歌曲诗文的段落:~节。~句。乐~。~回体。顺理成~。断~取义。2 条目,规程:~程。~法。简~。党~。约法三~。3 修理:杂乱无~。4 花纹,文采:黑质而白~。5 戳记:图~。盖~。6 佩带的身上的标志:袖~。领~。徽~。像~。7 奏本:奏~。本~。8 同“ 彰 ”,彰明。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