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散的拼音、解释、组词

蒸散的简介:

zhēng sàn/sǎn
1. 包括地面蒸发和植物散发在内的土壤水分损失。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水由液体变成气体,消散在空气中。如:「蒸散作用」。

《蒸散》是一个气象学中的专业术语,主要指的是水分从液态转变为气态并从地面或植物表面逸入大气的过程。它包括两个部分:蒸发和植物的蒸腾作用。

  1. 蒸发:指水体(如海洋、湖泊)中水分直接变为蒸汽的过程。
  2. 蒸腾作用:植物通过叶子将体内水分转化为水蒸气并释放到空气中,这一过程是植物的一种重要生理活动,有助于植物吸收养分和维持体温调节。

造句

  1. 春天来了,田间的禾苗经过了一个冬季的蓄积,开始进行旺盛的蒸散作用。
  2. 海洋不仅是地球上最大的水体,也是重要的蒸发源,在全球水循环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3. 气候变暖导致土壤湿度下降,加大了地表水分蒸发和植物蒸腾量,增加了空气中的湿度。
  4. 由于温度升高和降雨模式的改变,预计未来几十年内热带地区的蒸散量将会显著增加。
  5. 科学家通过研究不同区域的蒸散速率来预测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管理的影响。

分词解释

zhēng

1 热气上升:~汽。~腾。~发。~气(液体或固体因蒸发沸腾或升华而变成的气体)。~馏。云~霞蔚。~~日上。2 用水蒸气的热力把东西加热或使熟:~饼。~饺。~笼。3 古代以麻秸、竹木制成的火炬:~烛。4 细小的木柴。

sàn,sǎn

1 分开,由聚集而分离:分~。解~。涣~。~落。~失。~逸。2 分布,分给:~布。~发(fā)。天女~花。3 排遣:~心。~闷(mèn)。4 解雇:他干的不好,让那家饭店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