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块的拼音、解释、组词

土块的简介:

tǔ kuài
1.成疙瘩或成团块的泥土。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结成块状的泥土。【例】小朋友们用土块围成花圃,栽种许多花树来绿化校园。

1. 结成块状的泥土。如:「小朋友们用土块围成花圃,栽种许多花树来绿化校园。」

在中文中,“土块”通常指由泥土、尘土等自然物质构成的小块状物体。它可能是因挖掘或土壤自然干裂而形成的,也常被用作农业和园艺中的基本单位,用于种植或其他相关活动。

详细解释

  • 组成:主要是由土壤颗粒组成的。
  • 形状与大小:可以是方形、长条形、圆形等多种形态,大小不一,从米粒般的小块到拳头大的土团都有可能。
  • 用途
  • 农业和园艺中,作为种植介质或培育植物的材料;
  • 建筑行业用于制作砖块或其他建筑材料的基础;
  • 在某些文化背景下,被用作祭祀或宗教仪式中的象征物。

造句

  1. “他把地里的土块都整理平整了,为播种做准备。”
  2. “孩子们在田野里尽情嬉戏,有的甚至将手中的土块捏成各种形状。”
  3. “老王师傅用了特制的模具,从新鲜的泥土中压出了精致的土块作为砖坯。”
  4. “花园里的土壤过于干燥,我决定往里面添加一些湿润的小土块来增加保水性。”
  5. “村民们用当地的黏土和石灰混合后制成砖块,用来建设村里的新学校。”

这些句子不仅展示了“土块”的多种用途,同时也反映了它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形式。

分词解释

1 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壤。黄~。2 疆域:国~。领~。3 本地的,地方性的:故~。4 民间生产的(区别于“洋”):~方(民间流传的药方,亦称“偏方”)。5 不合潮流:~气。6 未熬制的鸦片:烟~。7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8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青海省:~族。9 姓。

kuài

1 成疙瘩或成团的东西:土~儿。2 量词,用于块状或某些片状的东西:一~地。两~糖。3 量词,用于银币或纸币,相当于“元”:一~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