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伏的拼音、解释、组词
制伏的简介:
zhì fú
1.谓迫使屈服。
1.谓迫使屈服。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用强力压伏。【例】警察当场制伏了想要脱逃的歹徒。
1. 用强力压伏、征服。《红楼梦》第九回:「如今何不用计制伏,又息口声,又不伤脸面。」《老残游记》第一六回:「白子寿的人品学问,为众所推服,他还不敢藐视。舍此更无能制伏他的人了。」
词语释义
制伏(zhì fú):本意为制服、控制,指通过力量或手段使对方屈服或驯服。在现代语境中,它也可以用来形容用某种方法克服困难、挑战或者不良习惯等。
详细解释:
- 含义解析:“制”表示控制,“伏”则有屈服之意。整体上“制伏”指通过一定的方式让对方屈从或被控制。
- 语境应用:既可以用于描述人与人的关系,也可以形容克服困难和挑战的过程。
- 情感色彩:中性词,根据上下文可以带有一定的积极、消极的情感色彩。
造句
- 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终于制伏了内心的恐惧。
- 警察迅速行动,成功地将犯罪分子制伏。
- 面对强大的对手,我们需要发挥团队的力量来制伏对方。
- 我们应该用科学的方法来制伏疾病,而不是依赖偏方。
- 通过不懈的努力和科学的训练方法,他最终成功地制伏了自己的懒惰。
分词解释
制
zhì
1 规定:因地~宜。~定。~式。~宪。2 限定,约束,管束:~止。~裁。专~。~约。抵~。节~。~动。~海权。3 法规,制度:民主集中~。公有~。4 造,作:~造。~做。~品。~图。~革。~版。如法炮(páo )~。5 依照规定的标准做的:~钱(中国明、清两代称本朝的铜钱)。~服。6 古代帝王的命令:~诰。7 古代父母死亡守丧;守~。
伏
fú
1 趴,脸向下,体前屈:~卧。~案读书。2 低下去:此起彼~。3 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法。~输。~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4 使屈服:降~。降龙~虎。5 隐藏:~兵。埋~。6 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日。~旱。~暑。~天。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