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梁的拼音、解释、组词
跳梁的简介:
tiào/táo liáng
跳跃;腾跃:东西跳梁|屈伸跳梁。也形容跋扈:跳梁妄作。
跳跃;腾跃:东西跳梁|屈伸跳梁。也形容跋扈:跳梁妄作。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跳跃。语出《庄子.逍遥游》:「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比喻叛乱者猖獗跋扈,蛮横霸道的样子。《汉书.卷七八.萧望之传》:「今羌虏一隅小夷,跳梁于山谷间。」《红楼梦》第六三回:「所以凡历史中跳梁猖獗之小丑,到了如今,竟不用一干一戈,皆天使其拱手俛头,缘远来降。」
《跳梁》在现代汉语中较少单独使用,它通常是一个成语的一部分,比如“小人得志、跳梁”。这个词语主要用来形容那些地位低下但行为猖獗、得意忘形的人或事物,常带有贬义。不过,更常见的用法是作为“跳梁小丑”的一部分,形容那些自以为是却实际能力有限的小人物或者在某些场合中作怪捣乱的不速之客。
详细解释
- 词源:这个词语来自古代文献或戏曲中的说法,后来被借用为成语的一部分。
- 含义:“跳梁”单独使用时并没有固定意义,但在“跳梁小丑”等成语中,则用来形容那些行为不端、自作聪明的小人物,常指一些微不足道却喜欢出风头的人。
造句
- 尽管这个新来的员工能力并不出众,但他总是很得意地在同事们面前卖弄自己的小聪明,简直就是一只跳梁的猴子。
- 在这次的会议上,他就像一个跳梁的小丑一样到处乱窜,不停地打断别人的发言,影响了会议的正常进行。
- 一些跳梁的官员仗着自己的职位微不足道便肆无忌惮地作威作福,这种行为应当得到严肃的纠正和处理。
- 不要被那些跳梁小丑的话语所迷惑,他们的真实意图往往不那么光明正大。
- 在这场游戏中,他扮演的角色就像是一个跳梁的小丑,总是搞一些无关紧要的小把戏来吸引注意力。
分词解释
跳
tiào,táo
1 两脚离地全身向上或向前的动作:~跃。~水。~荡。~跶。~高。~远。~舞。弹(tán )~。暴~如雷。~梁小丑(指上蹿下跳,兴风作浪的微不足道的坏人)。2 越过:~班。~棋。~槽。3 一起一伏地动:心~。眼~。心惊肉~。
梁
liáng
1 架在墙上或柱子上支撑房顶的横木,泛指水平方向的长条形承重构件:房~。栋~。~上君子(指窃贼)。2 桥:桥~。津~(渡口和桥梁,借指学习的门径)。3 器物、身体或其他物体上中间高起的部分:鼻~。山~。车~。4 中国战国时期国名,魏国于公元前361年迁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后,改称“梁”。5 中国朝代名(a.南朝之一;b.五代之一)。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