陨星的拼音、解释、组词
陨星的简介:
yǔn xīng
流星体穿越大气圈时,未被完全烧毁而陨落地面的残骸。按其化学成分,分石陨星、铁陨星和石铁陨星三大类。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石陨星(陨石)是1976年陨落在中国吉林的吉林1号陨石,重1770千克;最大的铁陨星(陨铁)是1920年在非洲纳米比亚霍巴的霍巴陨铁,重5.9万千克。对陨星的研究,有助于人们对太阳系起源和演化的认识。
流星体穿越大气圈时,未被完全烧毁而陨落地面的残骸。按其化学成分,分石陨星、铁陨星和石铁陨星三大类。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石陨星(陨石)是1976年陨落在中国吉林的吉林1号陨石,重1770千克;最大的铁陨星(陨铁)是1920年在非洲纳米比亚霍巴的霍巴陨铁,重5.9万千克。对陨星的研究,有助于人们对太阳系起源和演化的认识。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天体自太空飞来,经过空气层的,称为「陨星」。当落进大气层内,速度锐减,发白炽光,放射火花,分散细片,或在空中无形消失,或坠于地面而为「陨石」。
《陨星》这个词可以有多种理解角度,根据其构成词素来看,"陨"意味着从空中或高处落下来,“星”则指的是星星。因此,在天文学或者自然现象中,“陨星”通常指的就是陨石,即那些由宇宙空间飞来的石头或金属物体,在穿过地球大气层时因与空气摩擦而产生高温、燃烧后的残骸。
详细解释
- 科学定义:陨星是来自太空的固体物质(主要是岩石和金属)进入地球大气层后,由于高速运动与大气发生剧烈摩擦而发光发热,最终部分或全部烧毁的天体。
- 历史与文化意义:自古以来,“陨星”在许多文化中都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有的地方认为它预示着吉兆或是不幸。例如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就记载有“大石坠地”的事件,常被解释为上天的指示或警告。
造句
- 科学家对一颗刚发现的陨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 每年都有新的陨星被确认和记录在册。
- 这次流星雨中,有几颗陨星成功落地,成为了研究的重要样本。
- 古代人们常常把不明飞行物或突然降落的巨大物体误认为是“陨星”。
- 在博物馆中展示着一块来自遥远宇宙的陨星标本。
以上就是关于《陨星》这个词的详细解释以及造句的例子。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陨
yǔn
1 坠落:~落。~灭。~星。~石。~铁。2 毁坏。3 古同“殒”,死亡。
星
xīng
1 天文学上指宇宙间能发光的或反射光的天体;一般指夜间天空中发光的天体:~球。恒~。行(xíng )~。卫~。披~戴月。2 细碎的小颗粒东西:火~儿。3 秤等衡器上记数的点:定盘~。4 军官衣领上的徽记:五~将军。5 形容夜间:~行。~奔。6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宿。7 像星一样排列,分散:~~点点。8 喻某一方面新出现的杰出人物:影~。歌~。9 古代妇女面上所饰的花点。10 以星象推算吉凶祸福的方术:~术。~相(xiàng )。11 原子核物理学上指高能粒子射入核乳胶或云室、气泡室时发现有许多径迹从一点发出的现象。12 国际通用的衡量宾馆、饭店的等级标准:~级。五~饭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