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有成竹的拼音、解释、组词
胸有成竹的简介:
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指画竹之前,心中早已有了竹子的完整形象。#语本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ㄩㄣˊ ㄉㄤ)谷偃竹记〉。后用「胸有成竹」比喻处事有定见。
2. #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据《苏东坡全集.前集.卷三三》引)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1>,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2>,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3>,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4>,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注解〕 (1) 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画竹子时,先将竹节一节节画好,再逐一添加竹叶上去。为,音ㄨㄟˊ,作。累,音ㄌㄟˇ,增加。 (2) 熟视:细看。 (3) 遂:进。 (4) 兔起鹘落:兔子刚跃起,鹘鸟就猛冲下来。此比喻书画时笔势的健疾。鹘,音ㄏㄨˊ,鹰一类的鸟,亦称隼。见「兔起鹘落」。〔参考资料〕另可参考:宋.晁补之〈赠文潜甥杨克一学文与可画竹求诗〉(据《鸡肋集.卷八》引)
3. 文同(西元1018∼1079),字与可,北宋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县东)人。擅长诗文书画,以画竹及山水闻名。和苏轼是表兄弟,也是感情深厚的好朋友。宋神宗元丰二年七月七日,苏轼曝晒书画时,找到了文与可赠送给他的〈筼筜谷偃竹图〉。因为当时文与可已经过世,睹物思人,于是以此画为篇名,写下〈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文中叙述文与可画竹的理论和对文与可的怀念。文与可十分喜爱竹子,所以在窗前种了一大片竹子,无论晴雨寒暑,都仔细观察竹子的生长情形和姿态变化。文与可曾告诉苏轼说:「画竹之前,胸中必须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然后心手相应,如此才能将竹子生动的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段文字成为古代重要的绘画理论。后来「胸有成竹」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处事有定见。
1. 本指画竹之前,心中早已有了竹子的完整形象。后比喻计划周详,有成功的把握。语本宋.晁补之〈赠文潜甥杨克一学文与可画竹求诗〉。【例】对这场比赛,他早已胸有成竹,一定可以获胜。
1. 画竹之前,心中早已有了竹子的完整形象。语本宋.晁补之〈赠文潜甥杨克一学文与可画竹求诗〉:「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经营似春雨,滋长地中绿。」比喻处事有定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五回:「但是看承晖的精神,又好像胸有成竹一般。」也作「成竹在胸」。
《胸有成竹》这个成语出自宋代文人苏轼的《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原意是指画竹之前,心中已经有了完整的竹子形象。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有周密的考虑和充分的准备,对事情的结果已有明确的认识或把握。
详细解释
- 成语来源:北宋画家文同(字与可)擅长画竹,并且能够做到画前先于胸中构思好整幅画面,因此苏轼赞誉他“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 引申意义:后来,“胸有成竹”被用来比喻做事情之前已经对目标和方法有了清晰的设想或把握。
造句
- 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我们公司对于新产品的上市策略已了然于胸,可以说是“胸有成竹”。
- 李教授在开始撰写那篇论文时已是“胸有成竹”,对文章结构和内容都做了周密规划。
- 对于即将到来的重要演讲,他早已“胸有成竹”,因此在台上表现得十分从容不迫。
- 经过精心策划,“五一”假期的旅游活动已“胸有成竹”,相信会为游客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 在面试之前他对自我介绍和问题的回答进行了多次模拟练习,这次面试他也可以说是“胸有成竹”。
分词解释
xiōng
1 身体前面颈下腹上的部分,借指心里:~脯。~膛。~腔。~口。~骨。~椎。~膜。~怀(抱负、气量)。~襟(同“胸怀”)。~无点墨(指读书太少,文化水平极低)。直抒~臆。~中有数(shù)。yǒu,yòu
1 存在:~关。~方(得法)。~案可稽。~备无患。~目共睹。2 表示所属:他~一本书。3 表示发生、出现:~病。情况~变化。4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一丈多深。5 表示大、多:~学问。6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劳。~请。7 无定指,与“某”相近:~一天。8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夏。~宋一代。chéng
1 做好,做完:~功。完~。~就。~事。~交。~立。~婚。~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人之美。玉~其事。2 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形。~性。~人。自学~才。蔚然~风。3 变为:长~。变~。4 可以,能行:~,就这么办。5 称赞人能力强:他办事麻利,真~。6 够,达到一定数量:~年累(lěi )月。7 已定的,定形的:~规。~俗。~见。~例。~竹在胸。8 十分之一:增产三~。9 平定,讲和:“会于稷,以~宋乱”。10 姓。zhú
1 常绿多年生植物,春日生笋,茎有很多节,中间是空的,质地坚硬,种类很多。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筑材料:~子。~叶。~笋。~编(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刻。2 指竹制管乐器:金石丝~。3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