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而走的拼音、解释、组词

掩耳而走的简介:

yǎn ěr ér zǒu
掩耳:遮着耳朵而逃走。指不愿意听别人的话。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摀著耳朵,急速逃跑。表示不愿听闻。东周列国志˙第六十五回:宁喜以殖之遗命,告于蘧瑗。瑗掩耳而走。

1. 摀著耳朵,急速逃跑。表示不愿听闻。《东周列国志》第六五回:「宁喜以殖之遗命,告于蘧瑗。瑗掩耳而走。」

实际上,词语“掩耳而走”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成语或者常见词汇。根据您提供的信息,“掩耳而走”可能是一种对某个动作的描述,其中包含“掩耳”的意思(遮住耳朵),以及“走”的意思(跑开)。结合这两个部分的意思来看,“掩耳而走”可以理解为捂住耳朵然后逃跑的行为。

在现代汉语中,如果要表达这样的行为或情景,通常会使用其他更规范的说法。例如:“捂着耳朵就跑了”。但为了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您提供的词汇形式,我们可以解释其可能的含义并提供造句。

解释

  • 掩耳:遮住耳朵。
  • 而走:跑开;逃走。

综合来看,“掩耳而走”可以被理解为捂着耳朵就逃跑的行为。这种行为可能是为了逃避声音或者其他不愉快的事情。

例句

  1. 当他听说这个消息后,立刻掩耳而走,不愿再听下去。
  2. 小明因为害怕狗叫的声音,一听到叫声就掩耳而走
  3. 在音乐会的嘈杂声中,她选择掩耳而走,找了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
  4. 大家都不想听那个难听的故事,所以都掩耳而走了。
  5. 当他发现讲台上有人在讲一个无聊的话题时,他就直接掩耳而走,继续做自己的事情。

希望这些解释和例句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个词语的含义。如果有其他需求或疑问,请随时告知!

分词解释

yǎn

1 遮蔽,遮盖:~护。~体。~饰。~映。~盖。~蔽。~埋。~人耳目。瑕不~瑜。藏瑕~疵。2 关,合:~闭。~门。~卷。3 门、窗、箱柜等关合时夹住了东西:~了手。4 乘人不备而袭击或捉拿:~杀。~击。~袭。

ěr

1 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背(bèi)。~垂。~鬓厮磨(mó)。~穴。~聪目明。~濡目染。2 像耳朵的东西:木~。银~。3 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房。鼎~。4 听说:~闻。~软。~顺(指年至六十,听到别人的话,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后指人六十岁)。5 文言助词,而已,罢了:想当然~。6 文言语气词(大致同“矣”):“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

ér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表(从……到……):从上而下。

zǒu

1 行:~路。~步。2 往来:~亲戚。3 移动:~向(延伸的方向)。~笔(很快地写)。钟表不~了。4 往来运送:~信。~私。5 离去:~开。刚~。出~。6 经过:~账。~内线。~后门。7 透漏出去,超越范围:~气(漏气)。8 失去原样:~形。~样。9 古代指奔跑:~马。不胫而~。10 仆人,“我”的谦辞:牛马~(当牛作马的仆人,如“太史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