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会海的拼音、解释、组词
文山会海的简介:
wén shān huì hǎi
形容文件会议多得泛滥成灾。
形容文件会议多得泛滥成灾。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大陆地区喻公文、会议极多的现象。
《文山会海》,这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公文和会议多到让人感到压力大、工作负担重的情况。这个词中的“文”指的是文件或文书,“山”形象地表达了这些文稿数量之多;而“会”则代表了各种各样的会议,同样以“海”来形容其数量的庞大。
详细解释
- 释义:“文山会海”通常用来形容工作或学习中遇到的一种状态,即被大量文件、报告、会议所包围的情况。这种现象常见于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需要频繁处理文档和参加各种会议的工作环境中。
- 出处:这个成语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记载,但可以推测它源自古代官员日常工作中繁重的文书工作以及不得不参与的各种会议。
造句
- 小李最近加班加点,整个人都快被“文山会海”压垮了。
- 老王自从退休后,终于不用再面对“文山会海”,感觉轻松了不少。
- 公司这次的项目要求必须提交详尽的报告,真是把我们几个新人逼进了“文山会海”。
-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虽然办公效率提高了,但“文山会海”的问题依然存在,需要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
- 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工作挑战,公司开始推行灵活工作制,希望能有效减轻员工们的“文山会海”。
以上是关于《文山会海》的详细解释和五个造句的例子。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文
wén
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2 刺画花纹:~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7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9 温和:~火。~静。~雅。10 指非军事的:~职。~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科。13 掩饰:~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不名。15 姓。
山
shān
1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崖。~峦。~川。~路。~头。~明水秀。~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2 形状像山的:~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3 形容大声:~响。~呼万岁。4 姓。
会
huì,kuài
1 聚合,合在一起:~合。~审。~话。2 多数人的集合或组成的团体:~议。开~。3 城市,通常指行政中心:都(dū)~。省~。4 彼此见面:~面。~见。5 付钱:~账。~钞。6 理解,领悟,懂:~心,体~。7 能,善于:~游泳。~英语。8 机会,时机,事情变化的一个时间:机~难得。9 一定,应当:长风破浪~有时。10 恰好,正好:~天大雨。11 一小段时间:~会儿。
海
hǎi
1 靠近大陆,比洋小的水域:~洋。~域。~拔。~疆。~内。~岸。~誓山盟。五湖四~。2 用于湖泊名称:青~。中南~。3 容量大的器皿,巨大的:~碗。~涵(敬辞,称对方大度包容)。夸下~口。4 喻数量多的人、事物像海的:人山人~。火~。5 漫无目标地:~骂。~找。6 古代指从外国来的:~棠。7 特指中国上海:~派。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