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纲的拼音、解释、组词
三纲的简介:
sān gāng
1.我国封建社会中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合称三纲。 2.佛寺有上座﹑维那﹑典座,皆为主要职务,称三纲。
1.我国封建社会中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合称三纲。 2.佛寺有上座﹑维那﹑典座,皆为主要职务,称三纲。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君臣、父子、夫妇之道。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汉书.卷八五.谷永传》:「勤三纲之严,修后宫之政。」《三国演义》第四回:「三纲之道,天地之纪,毋乃有阙?」
2. 中国佛教寺院中管理僧众的三个职务。分别是上座、寺主、维那,或上座、维那、典座。《大宋僧史略.卷中》:「寺之设也,三纲立焉!若网罟之巨纲,提之则正。」
在古代中国,"三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伦理道德概念。它是封建社会对人们的行为规范和社会关系的一种高度概括和总结。“三纲”包括“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三种关系构成了传统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
-
君为臣纲:强调君主是国家的领袖,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臣下应当忠诚地服从。这种理念在古代维护了中央集权和封建统治结构。
-
父为子纲:表示父亲作为家长,在家庭中具有绝对权威。儿子对父亲有孝顺的责任和义务。
-
夫为妻纲:意味着丈夫是妻子的领导,夫妻关系中男性占据主导地位,妻子应当尊重并服从丈夫。
造句
- 在那个时代,人们严格遵循三纲五常的原则。
- 虽然现代社会已经不再强调传统的“三纲”,但在一些传统文化深厚的地区,仍然可以感受到这些观念的影响。
- 古代的臣子们常常会因为违背了君为臣纲而受到惩罚,这体现了当时社会对这种关系要求之严格。
- 父母在家中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这就是所谓的父为子纲。
- 在古代,丈夫通常被看作是家庭的核心,他不仅在经济上提供支持,在决策上也占据主导地位。这是夫为妻纲的具体体现。
需要注意的是,“三纲五常”是封建社会的伦理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这些传统思想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且不再适用于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和人际关系中。如今提倡更加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多元价值观。
分词解释
三
sān
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2 表示多次或多数:~思而行。~缄其口。
纲
gāng
1 提网的总绳。2 事物的关键部分:大~。~领。~目。~要(➊提纲;➋概要)。3 中国从唐代起转运大批货物所行的办法:一~(把货物分批运行,每批车辆船只的计数编号)。花石~。生辰~。4 生物学分类的一种类别(生物学把同一门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和亲缘关系再分成若干群,每一群为“一纲”,“纲”以下再分为“目”)。5 统治者认为维持正常秩序的必不可少的行为规范:~纪。~常(“三纲”、“五常”的简称,是一种封建道德)。朝(cháo )~(统治集团内部应遵守的法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