菽水的拼音、解释、组词
菽水的简介:
shū shuǐ
1.豆与水。指所食唯豆和水,形容生活清苦。语出《礼记.檀弓下》:"子路曰:'伤哉!贫也!生无以为养,死无以为礼也。'孔子曰:'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后常以"菽水"指晚辈对长辈的供养。
1.豆与水。指所食唯豆和水,形容生活清苦。语出《礼记.檀弓下》:"子路曰:'伤哉!贫也!生无以为养,死无以为礼也。'孔子曰:'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后常以"菽水"指晚辈对长辈的供养。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豆与水。比喻粗劣清淡的饮食。宋.苏轼〈送程建用〉诗:「辛勤守一经,菽水贤五鼎。」宋.楼钥〈送制帅林和叔归〉诗:「公去我亦隐,菽水翻彩袖。」
《菽水》这一词语,源自古代典籍,通常指的是用豆和水来简单的饮食,象征着简朴的生活或者对父母的孝顺。其出处是出自《汉书·杜钦传》,原文中有“今子为父,菽水承顏而已”。这里的“菽”是指一种大豆,“水”自然指清水,两者加在一起即代表粗茶淡饭。
在古代文献中,这个词语常被用来形容清贫的读书人、孝顺子女对父母生活简单照顾的情景。也有的时候,它还可以引申为寻常的生活琐事或普通的家庭事务。
下面提供五个使用“菽水”的造句:
- 杜甫虽然一生潦倒,但依然能以豆和水来奉养母亲,体现了他深厚的孝心。
- 虽然家里并不富裕,但李老先生的儿女们总能让他过着清贫却满足的生活,就像《菽水承颜》所描述的那样。
- 在现代社会里,即便物质条件极大改善了,有些人依然选择保持简单朴素的生活方式,就像古代那些以“菽水”为食的人一样。
- 从古至今,“菽水”一词常用来形容一种不求奢华、只愿满足基本需求的生活态度。
- 虽然生活条件比不上昔日帝王将相,但我与家人共享豆饭清水的平凡日子也十分幸福,这就是我对“菽水”的理解。
分词解释
水
shuǐ
1 一种无色、无臭、透明的液体:~稻。~滴石穿。~泄不通。2 河流:汉~。湘~。3 江河湖海的通称。~库。~利。~到渠成(喻条件成熟,事情就会顺利完成)。~可载舟。跋山涉~。依山傍~。4 液汁:~笔。墨~。5 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外~。肥~。6 指洗的次数:这衣服洗过两~了。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