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刊之论的拼音、解释、组词
不刊之论的简介:
bù kān zhī lùn
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确凿不移、识见超拔不可磨灭的言论。
1. 确凿不移、识见超拔不可磨灭的言论。
《不刊之论》这个成语来源于中国古代典籍,其中“刊”意为削除、修改,“之”的意思是可以用来连接主语和宾语的小词,“不刊”即不可删改。整个词语的意思是指那些正确且精辟的言论或见解,是不能被更改或者推翻的。
解释
- 基本含义:指无法改动的言论或道理。
- 引申义:也形容极为准确无误、不容置疑的观点或理论。
造句示例
- 在历史研究领域,许多学者都认同《周易》中的某些观点是不刊之论。
- 他提出的人才选拔方法被大家认为是不刊之论,非常值得借鉴。
- 这部小说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作者对于人物心理的描述真可以说是不刊之论。
- 关于气候变化的科学共识,在许多科学家看来,也是不刊之论。
- 《孙子兵法》中的一些军事策略理论被后世视为不刊之论,至今仍具有指导意义。
这些句子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不刊之论”的应用范围和使用场景,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不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刊
kān
1 斫,消除,修改:~误(亦作“勘误”)。校(jiào )~。不~之论(喻至理名言)。2 刻:~石。~印。~本。3 排版印刷:~行(xíng )。创~。~登。~载。4 出版物:~物。报~。书~。
之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论
lùn,lún
1 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断。~点。~辩。~据。~者。议~。讨~。辩~。2 分析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理论和言论:理~。舆~。专~。社~。3 学说,有系统的主张:系统~。4 看待:一概而~。5 衡量,评定:~罪。~功行赏。6 按照:~件。~资排辈。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