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摩地的拼音、解释、组词

三摩地的简介:

sān mó/mā dì/de
1.三昧。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佛教谓修行者将心集中在一点的状况。为梵语samādhi的音译。基本上和把心保持在无散乱或静止的境界相似。《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三摩地者,于所观事令心专一为体,智所依止为业,令心专一者,于一境界令心不散乱故;智所依者,心处静定知如实故。」也作「三摩帝」、「三摩提」、「三昧」。

《三摩地》一词在汉语中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主要源自佛教用语。以下是详细的解释以及五个例句。

详细解释

  1. 含义:三摩地是梵文术语“samādhi”的音译,直译为“等持”。它是印度佛教、特别是大乘佛教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2. 定义:在佛教中,三摩地指的是修习禅定达到的一种精神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心能够保持稳定和集中,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它是修行者内心平静和清晰的重要标志。

  3. 作用:通过三摩地的练习,人们可以提升自身的专注力、减少杂念,进而实现心灵上的解脱与净化。

  4. 层次划分:三摩地通常分为三种类型:

  5. 有寻有伺地(初禅到四禅):在这些阶段中,注意力从外向内集中。
  6. 寂灭舍离地(无想定、非想非非想定):心完全专注于内心的感受和状态。

造句

  1. 经过多年的修行,大师终于达到了三摩地的境界,能够不受外界干扰保持内心的平和与专注。

  2. 在冥想中,人们可以通过练习三摩地来逐渐清除心中的杂念,达到心灵的宁静。

  3. 瑜伽老师强调了进入三摩地状态对于提升瑜伽修炼效果的重要性,即通过深度集中注意力于呼吸或身体某个部位。

  4. 无论是僧侣还是修行者,都追求在日常生活中能够随时随地保持三摩地的状态。

  5. 某些高阶的冥想课程会专门教授如何进入和维持三摩地状态,以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内心世界的广阔与深邃。

分词解释

sān

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2 表示多次或多数:~思而行。~缄其口。

mó,mā

1 擦,蹭,接触:~擦。~天。~崖(山崖上刻的文字、佛像等)。~肩接踵。~顶放踵。2 摸,抚:~弄。~挲(suō)3 研究,切磋:观~。揣~(a.研究,仔细琢磨;b.估量,推测)。4 古同“磨”,磨擦。

dì,de

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心说。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质。~壳。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下。4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田~。~政。~主。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区。此~。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板。~毯。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点。目的~。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以处。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境~。心~。10 底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