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德若谷的拼音、解释、组词

上德若谷的简介:

shàng dé ruò gǔ
上德:最高的道德;谷:溪谷。形容具有崇高道德的人胸怀如同山谷一样深广,可以容纳一切。

  • AI解释

上德若谷》这个词语来源于道家经典之作《道德经》,具体是出自于第八章。原文如下:“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延若不足。”这句话的意思是指最高层次的品德如同深邃的山谷一般,它看似空旷却能包容万物。

具体解释如下: - 上德:指的是最高的道德标准或最卓越的品行。 - 不德:并不是没有道德观念,而是已经达到了无需刻意去表现道德的状态。 - 若谷:就像一个深邃的山谷那样。山谷可以容纳很多东西,但看上去似乎还是空荡荡的。

这个说法强调了最高层次的品德具有包容性与谦逊的特点,能够像山谷一样不显山露水却能容纳万物。

下面提供五个造句的例子:

  1. 作为一名领导者,他总是以《上德若谷》的精神来指导自己的行为,无论是对待下属还是处理工作中的难题。
  2. 虽然他取得了不少成就,但他依然保持着低调和谦虚的态度,就像《上德若谷》所描述的一样。
  3. 在商业活动中,企业家应遵循《上德若谷》的原则,以包容的心态与竞争对手合作,最终达到共赢的局面。
  4. 某位艺术家的作品深受人们喜爱,但他始终认为自己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正如同“上德若谷”一般谦逊。
  5. 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以《上德若谷》的精神去引导学生,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成长与进步。

分词解释

shàng,shǎng

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边。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古。~卷。3 等级和质量高的:~等。~策。~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4 由低处到高处:~山。~车。~升。5 去,到:~街。6 向前进:冲~去。7 增加:~水。8 安装,连缀:~刺刀。~鞋(亦作“绱鞋”)。9 涂:~药。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课。~班。11 拧紧发条:~弦。12 登载,记:~账。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桌~。组织~。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来。锁~。选~代表。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年纪。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1 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美~。品~。公~。~行。道~。~性。~育(以一定的社会要求,进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才兼备。度~量力。~高望重。2 心意,信念:一心一~。3 恩惠:~施。~泽(德化和恩惠)。~惠。感恩戴~。4 姓。

ruò,rě

1 如果,假如:~果。倘~。假~。天~有情天亦老。2 如,像:年相~。安之~素。旁~无人。置~罔闻。门庭~市。3 你,汝:~辈。“更~役,复~赋,则何如?”4 约计:~干(gān )。~许。5 此,如此:“以~所为,求~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6 顺从:“曾孙是~。”7 指“海若”(古代神话中的海神):“望洋向~而叹。”8 指“若木”(古代神话中的树名)。9 指“杜若”(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沐兰泽,含~芳”。~英(“杜若”的花)。10 文言句首助词,常与“夫”合用:“~夫阴雨霏霏,连月不开。”11 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表示事物的状态:“桑之未落,其叶沃~”。

1 两山间的夹道或流水道,或指两山之间:山~。河~。2 喻困境:进退维~(进退两难)。3 庄稼和粮食的总称:五~。百~。4 粟的别称,亦指稻的子实:~物。~米。稻~。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