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太子的简介:

tài zǐ
预定继承君位的皇子。一般为皇帝的嫡长子。有些皇子虽不是嫡长子,但经皇帝选定册立也可以成为太子。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君王的嫡长子或非嫡长子而立以预备继承王位的儿子。【例】隋文帝废太子改立杨广,种下隋朝覆亡的原因。

1. 君王的嫡长子或预备继位的儿子。周时,天子及诸侯的嫡长子,称「太子」,也称为「世子」。秦朝因之。汉时则改称皇太子。金元时,皇帝之庶子亦有称太子的。明以后,皇帝之嫡子称为「皇太子」,而亲王之嫡子则统称为「世子」。《西游记》第三七回:「我本宫有个太子,是我亲生的储君。」也作「大子」。

太子》一词在古代汉语中有着丰富的含义,通常特指封建社会中王室或皇族中的继承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太子指的是未登基但即将登上帝位的男性皇族成员,地位仅次于帝王。在现代使用中,这个词语有时也被用于比喻性的描述,意为地位尊贵、前景光明的人。

详细解释

  1. 身份背景:古代中国是君主制社会,皇帝的继承人被称为太子太子一般由年长且健康的皇子担任。
  2. 职责与期望太子不仅是家族的未来希望,也是国家未来的领导核心之一,因此受到极高的教育与严格的管理,以确保其具备治理国家的能力。
  3. 地位象征:在古代社会中,太子享有特殊的地位和待遇,包括特定的生活环境、教育资源等。

造句

  1. 古代宫廷中流传着一句话:“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即便是太子也不得例外。
  2. 在那个动荡的时代里,太子的命运常常比普通人更加多舛,因为任何一个小小的失误都可能危及整个家族乃至国家的未来。
  3. 太子府邸内的书籍和艺术品远超一般百姓所能拥有,这不仅体现了其身份地位,也是教育的一部分。
  4. 由于太子是未来的君主,因此他的言行举止被全社会所关注,任何微小的行为都会被放大解读。
  5. 尽管现代已不再有正式的“太子”这一称谓,但某些行业或领域中的领军人物、未来有可能成为核心领导者的青年才俊同样可以被比喻为“新时代的太子”。

以上是对《太子》词语及其相关用法的一些解释和造句示例。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tài

1 过于:~长。2 极端,最:~甚。~平。3 高,大:~空。~学。4 很:不~好。5 身分最高或辈分更高的:~老伯。~夫人(旧时尊称别人的母亲)。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