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是的拼音、解释、组词

敢是的简介:

gǎn shì
〈方〉莫非;大概是:这不像是去李庄的道儿,~走错了吧?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莫非是、大概是。表示猜测的语气。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远远的望见人马浩大,敢是穹庐也。」《初刻拍案惊奇》卷四:「有的道:『元来是个骗饭吃的。』有的道:『敢是真个忘了?』」

关于“敢是”这个词,首先需要指出的是,“敢是”并不是一个标准或常见的现代汉语词汇,在古代文献中也没有频繁出现。因此在现代汉语语境下讨论它的含义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定义和用法。不过,结合字面拆解以及古文阅读经验来推测其可能的含义:“敢”,常用于疑问句中加强语气,有“岂”、“怎么”的意思;“是”,则常作为判断动词使用,意为“是”。综合来看,“敢是”一词可能会被理解为一种带有强烈质疑或反问意味的说法。

基于这种推测,并且考虑到实际应用场景,这里尝试提供一个可能的解释:“敢是”可理解为一种表示怀疑、挑战权威或现状的说法。具体来说,在某种语境中,它可能是表达对某些说法或现象持保留意见,或者是在试探对方的看法是否坚不可摧。

接下来提供5个假设性造句来展示这一词义:

  1. 你真的认为这个决定是对的吗?敢说是非分明?
  2. 历史上的许多所谓“铁定事实”都被重新发现并修正了。历史学家们常常会说:“敢是铁证如山的事都可能有被误读的地方。”
  3. 面对这样的质疑,他只是轻描淡写地回应道:“敢说是非问题,我们不妨再深入讨论一下。”
  4. “敢是在这个年代还会有如此真诚的心声吗?”她低声自言自语道。
  5. 他对这种说教感到厌烦了,“敢是真理就一定需要大喊大叫来证明?”他反问。

请注意,以上造句基于对“敢是”的推测性理解,并非实际存在的词语或固定用法。在正式文本和文学作品中使用时,建议避免直接使用此类词汇以减少歧义。

分词解释

gǎn

1 有勇气,有胆量:勇~。果~。~闯。~死队。~作~为。~怒而不~言。2 谦辞,“不敢”的简称,冒昧的意思:~问。~请。~烦。3 方言,莫非:~许。~怕。~是哥哥回来了?

shì

1 表示解释或分类:他~工人。《阿Q正传》的作者~鲁迅。2 表示存在:满身~汗。3 表示承认所说的,再转入正意,含有“虽然”的意思:诗~好诗,就是太长了。4 表示适合:来的~时候。5 表示任何:凡~。~活儿他都肯干。6 用于问句:他~走了吗?7 加重语气,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天气~冷。8 对,合理,与“非”相对:~非。他说的~。实事求~。9 认为对:~古非今。各行其~。深~其言。10 表示应承或同意(单说一个“是”字):~,我就去。11 这,此:~日。~可忍,孰不可忍。比比皆~。12 助词,把行为对象提前表示只这样做:惟你~问。惟利~图。1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