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色的拼音、解释、组词

茶色的简介:

chá sè
1.茶叶的色泽。 2.茶货的成色,品位。 3.茶褐色。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茶的颜色。唐.岑参〈暮秋会严京兆后厅竹斋〉诗:「瓯香茶色嫩,窗冷竹声干。」

2. 茶褐色。如:「他偏好茶色的衣饰。」

3. 茶的种类。《宋史.卷一八四.食货志下六》:「大观元年,议提举茶事司须保验一路所产茶色高下,价值低昂,而请茶短引以地远近程以三等之期。」

词语“茶色”通常指的是像茶叶那种微带黄绿的颜色,也可以形容某种接近这种颜色的物体或物质。在日常生活中,“茶色”这个词常用来描述某些饮品(如某些葡萄酒、酱油等)、家具、皮革制品或是自然界中的颜色。值得注意的是,“茶色”的具体色调可能根据语境和个人感知有所不同。

详细解释:

  1. 色彩特征:“茶色”是一种温和的色彩,介于黄色和绿色之间,带有一定的饱和度。
  2. 应用场景
  3. 饮料:某些种类的葡萄酒或果汁可能会呈现出茶色。
  4. 家具与皮革:一些木质家具或是皮革制品可能经过染色后呈现茶色。
  5. 自然界中的植物:茶叶本身的颜色就是茶色,而一些树叶在秋季也可能转为接近这种颜色。

造句举例:

  1. “这杯红茶的色泽正合适宜,既不是深沉也不是浅淡,恰是种令人回味悠长的茶色。”
  2. “这款皮革沙发采用了柔和的茶色调,不仅看起来很时尚,还能让人感觉更加舒适和温馨。”
  3. “秋天的森林中落叶呈现出淡淡的茶色,为大地铺上了一层温暖的地毯。”
  4. “这瓶酱油的颜色深浅适中,正属于一种典型的茶色,既不会太淡也不会太深。”
  5. “在夕阳的余晖下,树叶映射出一片片微带黄绿的茶色,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

这些例子展示了“茶色”可以应用于描述多种不同的物体和场景,并且能够传递出温馨、自然和谐的感觉。

分词解释

chá

1 常绿灌木,叶长椭圆形,有锯齿,经加工制为饮料,就是茶叶;秋末开花,白色;种子可榨油;木质致密,供雕刻用:~树。~农。2 特指“茶叶”:绿~。红~。花~。沱~。龙井~。乌龙~。3 用茶叶沏成的饮料:~水。~饭。~点(茶水、点心)。~话会。~博士(善于烹茶的人,亦指卖茶的人或茶馆侍者)。~余饭后。4 泛指某些饮料:~汤。面~。果~。5 特指“茶点”:早~。晚~。

1 由物体发射、反射的光通过视觉而产生的印象:颜~。~彩。~相(xiàng )。~调(diào )。2 脸上表现出的神气、样子:脸~。气~。~厉内荏。3 情景,景象:行~匆匆。景~宜人。4 种类:各~用品。5 品质,质量:音~。成~。足~纹银。6 妇女美貌:姿~。~艺。7 情欲:~情。好(h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