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节的拼音、解释、组词
志节的简介:
zhì jié
1.志向和节操。
1.志向和节操。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志气节操。【例】文天祥忠贞爱国的志节,足以垂范千秋。
1. 志气节操。《汉书.卷三三.魏豹等传.赞曰》:「横之志节,宾客慕义,犹不能自立,岂非天虖!」《晋书.卷六二.刘琨传》:「不幸遭难,志节不遂。」也作「志操」。
《志节》这个词在古代文献中较为常见,指的是一个人的精神品质和道德操守。具体而言,“志”指的是个人的理想、抱负与志向;“节”则是指一个人的行为准则以及面对困难时保持的操守与风骨。“志节”合在一起形容的就是一个人有远大的理想并能坚守高尚的品格。
详细解释
- 志:指个人的目标和追求,包括个人的理想、抱负等。
- 节:指行为上的原则和标准,强调在不同情境下保持的行为准则和个人操守。它还涵盖了面对困难时的表现,即宁折不弯的精神风貌。
- 整体“志节”:综合了对理想与道德的追求,并能在各种环境中坚持自我信念。
造句
- 他虽然身居高位但从未丧失其清廉朴素之志节,赢得了百姓的尊敬。
- 面对困难,她依然坚守自己的信念和志节,从不轻言放弃。
- 他的一生都保持了高尚的志节,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贵都未曾改变。
- 我们应该学习古人的志节精神,在实现理想的同时坚持正确的道德标准。
- 这位艺术家的作品体现了他对艺术不懈追求的精神和高尚的志节。
这些句子旨在展示“志节”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与重要性。
分词解释
志
zhì
1 意向:~愿。~气。~趣(志向和兴趣)。~士(有坚决意志和高尚节操的人)。~学。2 记在心里:~喜。~哀。永~不忘。3 记载的文字:杂~。~怪(记载怪异的事)。4 记号:标~。5 〈方〉称轻重,量长短、多少:~子。用碗~~。6 姓。
节
jié,jiē
1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外生枝。2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两~车厢。3 段落,事项:~~(一段一段地,逐步)。~目。4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气。~令。5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日。6 礼度:礼~。7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奏。~拍。~律。8 操守:~操。晚~。变~。高风亮~(高尚的品德和节操)。9 省减,限制:~省。~制。开源~流。10 略去,简略:~选。~录。11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使~。1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