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圣的拼音、解释、组词
上圣的简介:
shàng/shǎng shèng
1.犹至圣。指德智超群的人。 2.称天神。 3.犹前圣。指前代的帝王与圣贤。
1.犹至圣。指德智超群的人。 2.称天神。 3.犹前圣。指前代的帝王与圣贤。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德智高超的人。《墨子.公孟》:「上圣立为天子,其次立为卿大夫。」《文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夫见机而作,不处凶危,上圣之明也。」
2. 对神、佛的尊称。元.刘唐卿《降桑椹》第二折:「理会的。报的上圣得知,有门神户尉来了也。」元.杨讷《西游记》第一六出:「上圣,这厮神通广大,神力周全。」
《上圣》这个词并不是一个常见的固定词组,但从字面上来看,“上”意味着最高、最高等级的;“圣”则指的是品德和智慧达到极高境界的人。综合起来,“上圣”可以理解为最崇高、最伟大的圣人或德行与智慧达到巅峰的智者。
详细解释: - “上”表示在等级中居于最顶点的位置,具有最高的评价。 - “圣”通常用来形容品德和智慧超群绝伦之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圣”常常用来尊称孔子、释迦牟尼等历史上的伟大人物,也常用于对理想人格的描绘。
造句: 1. 他自认为能够继承先贤之遗志,成为真正的上圣。 2. 在儒家思想中,孔子被称为万世师表,是无愧于“上圣”称号的。 3. 若能效仿古代上圣,以仁爱治国,定能使天下大治。 4.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位追求理想与智慧的青年最终成为上圣的过程。 5. 他常说:“愿吾辈皆可成为上圣,共济时艰。”这句话既表达了他对理想的追求,也隐含着对品德和智慧至高境界的向往。
需要注意的是,“上圣”这个词在现代语境中并不常用,并且它的使用可能会受到语言习惯的限制。上述解释及造句主要是基于其字面意义进行构建的。
分词解释
上
shàng,shǎng
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边。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古。~卷。3 等级和质量高的:~等。~策。~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4 由低处到高处:~山。~车。~升。5 去,到:~街。6 向前进:冲~去。7 增加:~水。8 安装,连缀:~刺刀。~鞋(亦作“绱鞋”)。9 涂:~药。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课。~班。11 拧紧发条:~弦。12 登载,记:~账。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桌~。组织~。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来。锁~。选~代表。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年纪。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圣
shèng,kū
1 旧时称所谓人格最高尚的、智慧最高超的人:~人。~哲。2 最崇高的,对所崇拜的事物的尊称:神~。~洁。~地。~经。3 封建时代美化帝王的说法:~上。~旨。~明。4 称学问、技术有特高成就的:~手。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