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诺寡信的拼音、解释、组词
轻诺寡信的简介:
轻易答应人家要求的,一定很少守信用。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轻易答应别人的请求,却很少实践诺言。语本《老子.第六三章》。
2. 《老子.第六三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易,为大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1>之,故终无难。 〔注解〕 (1) 难:以之为难。
3. 「轻诺寡信」一语,出自《老子》一书。「诺」是指承诺,「信」是指信用,意思是轻易许下承诺,往往很难做到《老子》是春秋时楚国的李耳所著,主张无为之说,阐述道、德的意义。在第六十三章中讲述人应有的行事原则,不刻意、不生事、安于恬淡。将小看作大,大看作小,对仇人报之以德。困难的事要从容易的地方下手,大事要从小处著眼,因为天下的难事都是从容易之处开始,而大事也都是从小处发起。因此圣人不会等问题变大后才去处理它,因此总能成大事。轻易许下诺言的人一定很难守信用,把事情看得很容易,就会常常遭遇困难。所以圣人不会看轻任何事,做事严谨仔细,然后就不会有困难的事发生了。后来「轻诺寡信」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指轻易答应别人的请求,却很少实践诺言。
1. 随便答应他人的请求,往往难以实践诺言。【例】我不会轻诺寡信,答应您的事,一定办到!
1. 随便答应他人的请求,往往难以实践诺言。语本《老子》第六十三章:「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轻诺寡信》出自中国古代典籍《老子》,是道家思想的重要部分之一。这句话的意思是:轻易许下承诺的人往往很少能够遵守信用。它强调了在做出承诺时要慎重,因为一旦许下了诺言,就要尽力去实现,否则将失去他人的信任。
详细解释
- 轻诺:轻易地答应别人的要求或承诺。
- 寡信:少有信誉、缺乏诚信的意思。
这句话反映了老子对于言行一致的重视。认为一个人如果轻易作出承诺而不遵守,就会降低自己的信用度,长久以往将难以在社会中立足。因此,在人际交往和商业活动中,保持诚实守信是非常重要的品质。
造句
- 我们要树立良好的信誉形象,不可轻易许下诺言却不能实现。
- 在合作之前,我们应当评估对方是否轻诺寡信。
- 这家公司因为以前总是轻诺寡信,现在连新业务都不敢接了。
- 做人做事都要讲信用,否则很容易变成一个轻诺寡信的人。
- 朋友之间最宝贵的就是信任,轻易许下的承诺往往难以兑现。
通过这些例子可以看出,“轻诺寡信”强调的是在面对承诺时应有的责任感和诚信精神。
分词解释
qīng
1 分量小,与“重(zhòng )”相对:~重。~型。~便(biàn )。~于鸿毛。~尘栖弱草(喻人生渺小短暂)。2 程度浅,数量少:年~。工作~。3 用力小:~放。~声。~闲。~描淡写。4 负载少,装备简省:~装。~骑。~锐(轻装的精锐部队)。5 认为容易,不以为重要:~视。~蔑。~生。6 随便,不庄重:~率(shuài)。~佻。~浮。nuò
1 答应的声音,表示同意:唯唯~~。2 答应,允许:~言。许~。承~。一~千金。guǎ
1 少,缺少:~薄。~恩。~陋。~趣。优柔~断。~不敌众。孤陋~闻。~廉鲜(xiǎn )耻(不廉洁,不知耻)。清心~欲。2 淡而无味:~味。清汤~水。3 妇女死了丈夫:~妇。~母。~居。守~。xìn,shēn
1 诚实,不欺骗:~用。~守。~物。~货。~誓旦旦。2 不怀疑,认为可靠:~任。~托。~心。~念。3 崇奉:~仰。~徒。4 消息:~息。杳无音~。5 函件:~件。~笺。~鸽。~访。6 随便,放任:~手(随手)。~步(随意走动,散步)。~笔。~意。7 同“ 芯 ”。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