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薪之疾的拼音、解释、组词

采薪之疾的简介:

cǎi xīn zhī jí
病了不能打柴。自称有病的婉辞。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因生病而不能打柴。后作为生病的委婉之辞,亦可当作对某件事能力不堪负荷时的推卸之辞。见采薪之忧条。宋˙王安石˙辞参知政事表:先朝备位,每怀窃食之惭,故里服丧,重困采薪之疾。

1. 因生病而不能打柴。后作为生病的委婉之辞,亦可当作对某件事能力不堪负荷时的推卸之辞。参见「采薪之忧」条。宋.王安石〈辞参知政事表〉:「先朝备位,每怀窃食之惭,故里服丧,重困采薪之疾。」

《采薪之疾》,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典籍,用来形容一个人虽有疾病但仍坚持完成自己分内的职责或义务。这里的“采薪”指的是采集柴火的行为,“疾”则指病痛。这一表达方式生动地展示了即使身体不适,也要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的精神。

详细解释

在古代社会中,采薪是劳动人民的一项重要工作之一,常常用以比喻普通劳动者或百姓的辛勤劳作。《采薪之疾》中的“疾”,指的是轻微的身体不适,并非严重的疾病。“采薪”在这里象征着人们日常生活中必须承担的任务和责任。因此,“采薪之疾”表达了即使身患小病也依然坚持工作的精神。

造句

  1. 尽管身体有些不舒服,他还是坚持完成了今天的工作任务,这种“采薪之疾”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 虽然妈妈感冒了,但她仍然坚持每天给家里做饭,这就是典型的“采薪之疾”行为。
  3. 这次项目虽然时间紧、任务重,但大家都表现出了“采薪之疾”的精神,最终按时完成了所有工作。
  4. 作为一名医生,他总是表现出“采薪之疾”,即使自己身体有小恙也依然坚守岗位。
  5. 面对突如其来的困难和挑战,他们并没有退缩,“采薪之疾”地克服了重重障碍。

分词解释

cǎi,cài

1 摘取:~撷。~花。~摘。~制。2 开采:~煤。~矿。3 选取,取:~访(搜集寻访)。~纳(接受意见)。~集。~购。~写。4 神采,神色,精神:神~。精~。5 同“ 彩 ”。6 〔~~〕盛多的样子。7 古代指官。

xīn

1 柴火:~苏(打柴割草)。~尽火传(chuán )(柴火烧完,又引燃了后一根柴,火永远不灭。原指人形骸有尽而精神未死,后亦用以喻思想学问、技艺代代相传)。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1 病,身体不舒适:~病。目~。残~。讳~忌医。2 一般的痛苦:~苦。3 疼痛:~首蹙额。4 恨:~恶如仇。5 同“ 嫉 ”,妒忌。6 弊病,缺点:“寡人有~”。7 快,迅速:~步。~走。~进。~驰。~足先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