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门的拼音、解释、组词

应门的简介:

yīng/yìng mén
①古代王宫的正门:乃立应门,应门将将。②看管门户: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开门应对访客。【例】门铃响了,快去应门!

1. 古代宫廷的正门。《诗经.大雅.绵》:「迺立应门,应门将将。」《礼记.明堂位》:「九采之国,应门之外,北面东上。」

2. 管理门户开启或应对访客。晋.李密〈陈情表〉:「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六.滦阳消夏录六》:「董文恪公老仆王某,性谦谨,善应门。数十年未忤一人。」

3. 当家主持门户。《警世通言.卷四.拗相公饮恨半山堂》:「诸子应门,或殁于官,或丧于途。」

词语《应门》的详细解释

“应门”在古代汉语中是一个常用的词汇,通常指的是家中的门户或大门。它还具有引申义,在文学作品、古文文献以及民间故事中,有时用来代指家宅的大门,象征着家庭或家族的守护和管理责任。

具体来说,“应门”的意义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实际意思:作为具体的名词,指的是住宅的门。
  2. 引申义: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应门”常被用来代指门户、家宅,象征着家庭或家族的守护与管理职责。例如,在古文中,“应门”可能代表着家族的责任和义务。

造句

  1. 古人云:“应门为家人之重托。”说明了门户的重要性。
  2. “每当夜幕降临,老李都会亲自把守家中的应门,以防不测。”这句话中使用“应门”来具体指代家宅的门户。
  3. 在古代,家族中的长者往往要承担起守护家中应门的责任。这种说法突出了一种责任与担当的精神。
  4. “我父亲是那种一提到家族荣誉和应门就激动万分的人。”这句用“应门”象征家庭或家族的荣誉感及责任感。
  5. 在古代的小说里,主角常常需要保护家中的应门,防止外敌入侵。这种描写经常出现在古代武打或冒险的故事中。

通过以上造句可以看出,“应门”不仅可以用作具体的生活场景描述,还可以用来表达更为深刻的文化和情感内涵。

分词解释

yīng,yìng

1 该,当,又引申料想理该如此:~当。~该。~分(fèn )。~有尽有。2 回答:答~。喊他不~。~承。3 随,即:“桓督诸将周旋赴讨,~皆平定”。4 姓。

mén

1 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儿。~口。开~见山。2 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电~。3 途径,诀窍:~径。~道儿。4 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亦指一般的家庭:~第。~风。~婿。长(zhǎng )~长子。5 事物的分类:分~别类。6 宗教的教派或学术思想的派别:教~。~徒。7 量词:一~大炮。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