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带的拼音、解释、组词

夹带的简介:

jiā/jiá/gā/xiá dài
①藏在身上或混杂在其他物品中间偷偷携带:严禁~危险品上车。②考试时作弊,暗中携带的与试题有关的材料。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夹藏在身上或混杂在其他物品里暗中携带。【例】夹带毒品、夹带小抄

2. 搀杂、携带。

1. 藏带禁物,意图蒙混过去而不被发现。《宋史.卷一八二.食货志下四》:「许客用私船运致,仍严立辄逾疆至夹带私盐之禁。」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二折:「那里听得你这巧言令色,待我揭开盒儿,看个明白,果然没有夹带,我才放你出去。」

2. 考生入场应试,暗藏资料作弊。《六部成语注解.礼部》:「夹带:以文章夹入衣物之中以图抄写,徼幸如此入场,谓之夹带。」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五一出:「则这陈秀才夹带一篇海贼文字,到中得快。」

3. 夹杂。《红楼梦》第一回:「这一干风流冤家尚未投胎人世,趁此机会就将此蠢物夹带于中。」

词语详解

夹带(jiā dài)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作动词,表示在某种场合或事物中暗自掺杂、混入一些不该有的东西的行为。它既可以指具体的事物行为,也可以比喻抽象的思想或信息的隐藏。

  1. 基本含义:在正式文件、讲话中夹杂私意。
  2. 引申意义
  3. 在某个事件或者讨论中不知不觉地加入了不该加入的内容或意见。
  4. 比喻某种意图或是不良的东西被隐蔽在表面上看起来无关紧要的事物之中。

造句

  1. 在这次工作报告中,他特意夹带了有关改革的建议,希望能够引起领导的关注。
  2. 这篇论文虽然主题明确,但作者在论证过程中似乎夹带了一些个人偏见,影响了结论的客观性。
  3. 小明在老师的作文讲评会上发言时,夹带有自己的一些观点,这引起了同学们的好奇和讨论。
  4. 为了确保会议议程清晰、不偏离主题,在讨论开始前,主持人要求大家不要夹带私房话。
  5. 这次面试中,他虽然表现出色,但回答问题时夹带着一些个人偏见的言论,可能会影响最终的结果。

以上例句展示了"夹带"这一词语在不同场景下的具体应用。

分词解释

jiā,jiá,gā

1 从两旁钳住:使劲儿~住。2 两旁有物限制住,在两者之间:两山~一水。~峙。3 搀杂:~生饭。~杂。4 夹东西的器具:竹~子。~剪。卷(juǎn )~。

dài

1 用皮、布或线等做成的长条物:~子。皮~。领~。一衣~水。2 像带子的长条物:~钢。~鱼。声~。3 车轮胎:车~。外~。4 区域:地~。温~。5 佩戴,披挂:~孝。~剑。6 随身拿着:携~。~挈。~着钱。7 捎,连着,顺便做:连~。~职。~累(lěi )(连累)。话中~刺。8 含有,呈现:~电。~伤。9 率领,引导:~领。~头。~动。以点~面。10 女子阴道分泌的白色黏液: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