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僮的拼音、解释、组词

课僮的简介:

kè tóng/zhuàng
1.占卜者的僮仆。 2.督促僮仆。

  • AI解释

词语“课僮”在古代汉语中,一般指的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学业指导、教授知识的一种方式。其中,“课”在这里有授课、教导的意思;“僮”,则是指童仆或者学徒,在这里用来泛指学生。因此,整个词组“课僮”的意思是教师对学生的教导和教育活动。

详细解释

  1. :意为教学或讲授。
  2. :在此处并非特指具体的儿童,而是泛指学生的统称,也可以理解为学徒或者徒弟,强调的是学生的学习者身份。

造句

  1. 古代私塾中,先生会依据每个课僮的资质和进度进行个别辅导,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充分理解和掌握所教授的知识。
  2. 父亲是个严厉的教书人,他对自己的儿子(在古代也可称“课僮”)要求十分严格,每日必有一段固定时间学习经典著作。
  3. 在那个时代,课僮通常需要完成大量的抄写作业,以辅助老师授课,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4. 虽然现在教育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课僮”的精神实质——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和关注,依然值得现代教学借鉴。
  5. 课堂上老师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正如古代私塾中对不同年龄和资质的课僮因材施教一般。

分词解释

1 教学上的一个阶段:上~。~时。~间。旷~。授~。~余活动。2 教学的科目:~程。~表。基础~。专业~。~本。~文。3 教书讲学或攻读学习:~徒。~读。4 古代的一种赋税:国~。完粮交~。5 使交纳赋税:~税。~役。6 机关、企业等行政上的单位(现亦称“科”):会计~。7 迷信占卜的一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