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一世﹐懵懂一时的拼音、解释、组词
聪明一世﹐懵懂一时的简介:
cōng míng yī shì﹐měng dǒng yī shí
1.谓一贯聪明﹐却一时糊涂。
1.谓一贯聪明﹐却一时糊涂。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谚语)比喻聪明的人也有糊涂、疏忽的时候。《官场维新记》第一○回:「我真『聪明一世,懵懂一时。』现在这习艺所,各省已经有好几处开办,我何不写封信到湖北去,托朋友抄他一个底子来。」
词语“聪明一世,懵懂一时”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指一个人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很聪明、智慧,但偶尔也会因为某种原因而显得迟钝或糊涂。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人在某个特定时刻或情况下表现得不够明智或者缺乏判断力,而平时的表现则非常优秀。
详细解释
- 聪明一世:意味着一个人在整个人生中大多数时候都表现出较高的智力和智慧。
- 懵懂一时:指在某个特定的时间段里,因为某些因素(如压力、情绪波动等)导致短暂的不明智或糊涂行为。这种状态通常是暂时的。
造句
- 虽然他平时处理事情都很聪明,但这次却因一时冲动做出了很不理智的选择。
- 小明是个聪明一世的人,但在玩游戏时却常常懵懂一时,忽略了时间。
- 在面临重大决策时,我们应当保持冷静,尽量避免聪明一世、懵懂一时的错误。
- 虽然他对技术问题很了解,但偶尔在社交场合中会显得有些懵懂一时。
- 作为一名领导者,他总是能做出明智的决定,但在家庭生活中却偶尔会有懵懂一时的表现。
通过这些造句可以看出,“聪明一世,懵懂一时”这个成语强调了人们在一生中的表现可能并不完全一致,在某些时刻可能会表现出不同于平时的行为或决策。
分词解释
聪
cōng
1 听觉:失~。2 听觉灵敏:耳~目明。3 心思灵敏:~明。~睿。~慧。~颖。
明
míng
1 亮,与“暗”相对:~亮。~媚。~净。~鉴(➊明镜;➋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➌明察)。~灭。~眸。~艳。~星。~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2 清楚:~白。~显。~晰。~了。~确。~朗。3 懂得,了解:~哲保身。不~事理。深~大义。4 公开,不隐蔽:~说。~讲。~处。5 能够看清事物:~察秋毫。耳聪目~。眼~手快。6 睿智:英~。贤~。~君。7 视觉,眼力:失~。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9 次(专指日或年):~日。~年。10 中国朝代名:~代。11 姓。
一
yī
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2 纯;专:专~。~心~意。3 全;满:~生。~地水。4 相同:~样。颜色不~。5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7 乃;竞:~至于此。8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9 或者:~胜~负。10 初次:~见如故。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世
shì
1 一个时代,有时特指三十年:~代( ➊ 很多年代; ➋ 好几辈子)。~纪(指一百年)。流芳百~。2 一辈一辈相传的:~袭。~家( ➊ 封建社会中门第高,世代做官的人家; ➋ 《史记》中诸侯的传记)。3 人间,以与天上相区别:~上。~俗( ➊ 流俗; ➋ 非宗教的)。~故(➊处事待人圆滑,“故”读轻声; ➋ 处世经验)。~态炎凉。4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事物的总和;全地球、人间或宇宙;宇宙的一部分:~界。举~瞩目。公之于~。5 姓。
懂
dǒng
1 了解,明白:~事。懵~。他~得这是什么意思。
时
shí
1 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间。~不我与。2 较长的时间:~代。古~。3 泛指一段时间:~光。~令。~分。4 现在的,当前的:当~。~下。~务。~宜。5 常常:~常。学而~习之。6 一年中的一季:~序。四~如春。7 旧时的记时单位,一昼夜十二分之一为一“时辰”,深夜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子时”,中午十一点至一点为“午时”。8 现在的记时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钟。~差(chā)。9 某一时刻:按~上班。10 不定时,有时候:~而。~阴~晴。11 机会:~机。待~而动。1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