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汤的拼音、解释、组词
般若汤的简介:
bān ruò tāng
1.僧徒称酒的隐语。
1.僧徒称酒的隐语。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古代破戒僧人对酒的隐语。宋.苏轼《东坡志林》卷二:「僧谓酒为『般若汤』,谓鱼为『水梭花』,鸡为『钻篱菜』,竟无所益,但自欺而已。」
关于“般若汤”这个词语,它并非一个常见的汉语词汇,在字典中也难以直接找到其定义。不过,“般若”是佛教用语,意为智慧、智明;而“汤”通常指的是用来喝的热食,比如汤水或药剂。结合这两个词的含义,可以推断“般若汤”可能是指一种具有智慧启迪作用的饮品或者是一种以佛教智慧为主题的特别命名的食物。
基于上述推测,“般若汤”的详细解释如下: - 定义:在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一个特殊概念,可能指代一种能够启发或提升个人智慧和精神境界的饮品或是某种象征意义的精神食粮。 - 来源:通常与佛教相关联,特别是涉及到智慧、觉悟或者心灵成长的主题。
接下来,提供五个使用“般若汤”的造句例子:
- 在这次禅修会上,老师特地煮了一锅“般若汤”,希望能让大家的心灵得到滋养和启迪。
- 通过品尝这碗“般若汤”,他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智慧之光在心中闪烁。
- 她觉得“般若汤”不仅仅是一份美食,更像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
- “般若汤”的配方据说由古代高僧精心设计,蕴含着深厚的哲学与宗教意义。
- 每年禅修大会上,都会有不同师傅分享他们独创的“般若汤”,吸引了一大批好奇的信徒前来品尝和学习。
请注意,这些句子是基于对“般若汤”这一概念的理解而构建的,并非实际存在的词语或表达方式。
分词解释
般
bān
1 样,种,类:这~。那~。百~。~配。暴风雨~的掌声。2 古同“班”,散布,分布。3 同“搬”。
若
ruò,rě
1 如果,假如:~果。倘~。假~。天~有情天亦老。2 如,像:年相~。安之~素。旁~无人。置~罔闻。门庭~市。3 你,汝:~辈。“更~役,复~赋,则何如?”4 约计:~干(gān )。~许。5 此,如此:“以~所为,求~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6 顺从:“曾孙是~。”7 指“海若”(古代神话中的海神):“望洋向~而叹。”8 指“若木”(古代神话中的树名)。9 指“杜若”(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沐兰泽,含~芳”。~英(“杜若”的花)。10 文言句首助词,常与“夫”合用:“~夫阴雨霏霏,连月不开。”11 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表示事物的状态:“桑之未落,其叶沃~”。
汤
tāng,shāng
1 热水:~雪。赴~蹈火。扬~止沸。2 煮东西的汁液:米~。参(shēn )~。3 烹调后汁特别多的食物:鸡~。菜~。清~。4 专指温泉(现多用于地名):~泉(温泉)。~山(在中国北京市)。5 中药的剂型:~剂。~药。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