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母的拼音、解释、组词

嫡母的简介:

dí mǔ
1.妾生的子女称父之正妻。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称谓。妾所生的子女对父亲正妻的称呼。【例】他事嫡母至孝,早晚亲侍汤药。

1. 妾所生子女对父亲正妻的称呼。《南史.卷四九.刘怀珍传》:「灵哲倾产赎嫡母及景焕,累年不能得。」

《嫡母》,这个词通常用于中国传统的家庭结构中,指代的是正妻所生的女儿或儿子对待的自己的母亲。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嫡”通常用来表示地位较高的、正室的身份,而“庶”则相对地表示地位较低的妾所生的孩子。“嫡母”,即为子女通过其父亲的正式妻子(也就是嫡妻)抚养长大的孩子对这位母亲的称呼。

在现代社会,尽管家庭结构和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这个词仍然被用来描述一种特定的家庭关系或情感联系。需要注意的是,在不同的家族文化和传统中,“嫡”与“庶”的区分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种传统的称呼方式也在逐渐淡化。

以下是五个使用《嫡母》一词的造句:

  1. 小明的父亲在年轻时娶了一位新娘,这位新妇很快就成为了小明家中的嫡母。
  2. 嫡母对儿子的学业特别关心,经常与丈夫讨论孩子的教育问题。
  3. 在传统的大家族中,嫡母的地位往往高于其他女性成员,在某些重要决定上具有发言权。
  4. 为了表示尊重,即便长大成人,许多人在称呼自己的嫡母时仍然会使用较为正式的语言或称谓。
  5. 嫡母与庶出子女之间的情感关系因家庭背景和个人经历而异,既有亲情也有复杂的人际交往。

分词解释

1 封建宗法制度中指正妻:~庶。2 正妻所生的:~子。~出(正妻所生,区别于“庶出”)。3 亲的,血统最近的,封建宗法制度下家庭的正支:~亲。~嗣。4 系统最近的,正统的:~系。~派。~传。

1 妈妈,娘:~亲。~性。~系。慈~。~忧(称母亲去世)。2 对女性长辈的称呼:姑~。舅~。3 雌性的,与“公”相对:~鸡。4 事物据以产生出来的:~国。~校。~音(元音)。5 一套东西中间可以包含其他部分的:螺丝~。子~扣。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