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的拼音、解释、组词

太平天国的简介:

tài píng tiān guó
1.清道光三十年十二月﹐洪秀全﹑杨秀清等于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咸丰元年﹐起义军入永安州城﹐建号太平天国。洪秀全称天王。三年﹐破南京﹐建为国都﹐改称天京﹐建立国家政权。势力发展到十七个省。同治三年湘军攻陷天京﹐秀全自杀。自起事至失败﹐前后共十四年(公元1851-1864年)。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清道光、咸丰年间,洪秀全等所建立的国家。清道光二十三年(西元1843),洪秀全创立反清组织上帝会,道光三十年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咸丰三年,建立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势力所及达十余省,凡十四年(西元1851~1864),后为曾国藩等所灭。

《太平天国》,又称“天朝”,是19世纪中叶中国发生的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所建立的政权,其领导人洪秀全等人自称为上帝之子,声称要建立一个与世无争、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这场运动起始于广西,在1851年至1864年间发展成为一场席卷半个中国的武装斗争。太平天国以失败告终,但它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详细解释

  • 起源与发起:起义主要由洪秀全领导的拜上帝会所引发,该组织在广东、广西等地迅速传播。
  • 理想社会构想:提出平均主义的社会理念,包括废除私有制和土地公有等主张,同时强调男女平等和宗教自由。
  • 军事发展与失败:太平天国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军队,并一度控制了中国的大部分地区。然而,在清政府及其支持者(如曾国藩、李鸿章等人)的联合反扑下逐渐失去优势,最终被镇压。

造句

  1. 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2. 在《太平天国》时期,农民阶级的生活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
  3. 历史书籍中经常提及太平天国政权及其理想与实践之间的差距。
  4. 尽管失败了,太平天国的领袖们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5. 有关太平天国的历史研究对于理解中国近代社会转型具有重要价值。

分词解释

tài

1 过于:~长。2 极端,最:~甚。~平。3 高,大:~空。~学。4 很:不~好。5 身分最高或辈分更高的:~老伯。~夫人(旧时尊称别人的母亲)。

píng

1 不倾斜,无凹凸,像静止的水面一样:~地。~面。~原。2 均等:~分。~行(xíng)。抱打不~。公~合理。3 与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列。~局。~辈。4 安定、安静:~安。~服。5 治理,镇压:~定。6 抑止(怒气):他把气~了下去。7 和好:“宋人及楚人~”。8 一般的,普通的:~民。~庸。~价。~凡。9 往常,一向:~生(a.从来;b.终身)。~素。10 汉语四声之一:~声。~仄。11 姓。12 〔~假(jiǎ )名〕日本文所用的草书字母。13 古同“评”,评议。

tiān

1 在地面以上的高空:~空。~际。~罡(北斗星)。~渊(上天和深渊,喻差别大)。~马行空(喻气势豪放,不受拘束)。2 在上面:~头(书页上面的空白)。3 气候:~气。~冷。4 季节,时节:冬~。5 日,一昼夜,或专指昼间:今~。6 指神仙或他们所住的地方:~上。~宫。7 自然界:~堑。~时。~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8 〔~干(gān)〕古代用来记日或年的字,有“天干”和“地支”两类,天干共十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亦称“十干”。9 自然的、生成的:~然。~性。~职(应尽的职责)。~才(①卓绝的创造力、想象力,突出的聪明智慧;②有这种才能的人)。~伦之乐。

guó

1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家。~土。~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号。~度(指国家)。~策。~情。~法。~力。~防。~威。~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格。~魂。~是(国家大计,如“共商~是”)。2 特指中国的:~产。~货。~粹。~乐(yuè ㄩㄝˋ)。~药。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