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牛觅牛的拼音、解释、组词

骑牛觅牛的简介:

qí niú mì niú
原比喻一面占着一个位置,一面去另找更称心的工作。现多比喻东西就在自己这里,还到处去找。同“骑驴觅驴”。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比喻事物、道理就在身边,反而舍近求远,向外追寻。景德传灯录˙卷九˙福州大安禅师:礼而问曰:学人欲求识佛,何者即是?百丈曰:大似骑牛觅牛。亦作骑驴觅驴。

1. 比喻事物、道理就在身边,反而舍近求远,向外追寻。《景德传灯录.卷九.福州大安禅师》:「礼而问曰:『学人欲求识佛,何者即是?』百丈曰:『大似骑牛觅牛。』」也作「骑驴觅驴」。

《骑牛觅牛》实际上并非一个正式的汉语成语或典故,它看起来像是对某个现象的一种形象描述。从字面上理解,“骑牛觅牛”可以被解读为“骑着牛去寻找丢失的牛”,这种表达方式更接近于一种幽默或者比喻性的说法。这样的表达通常用来形容做事情不得当、方法不对头的情况。

解释

  • 解释来源:这个短语没有直接的历史渊源或文化背景,但从字面意思来看,它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骑在牛上试图找到另一头丢失的牛的情景。
  • 比喻意义:通常用来比喻做事情的方法选择不当、本末倒置或者手段和目的不符的情况。强调的是做事要找对方法,否则反而适得其反。

造句

  1. 李经理骑着自行车去找问题所在,结果发现他骑车去解决问题本身就是个错误的办法。
  2. 在研究工作中遇到瓶颈时,小王没有采取常规的方法,而是尝试了一个全新的思路,这就像骑牛觅牛——虽然过程可能有些混乱,但最终有望找到问题的根源。
  3. 他为了提高销售业绩而直接增加广告投入,其实这好比骑牛觅牛,未必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4. 面对团队管理中的问题,领导决定亲自去一线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这样或许能更快地发现问题所在,而不是一味地从办公室里找答案。
  5. 在处理客户投诉时,客服人员先要安抚情绪再解决问题,否则就像骑牛觅牛,容易导致事态进一步恶化。

这些例子用不同的场景解释了“骑牛觅牛”这一表达方式的应用,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它。

分词解释

1 跨坐在牲畜或其他东西上:~马。~射。~兵。~者善堕(经常骑马的常会掉下马来;喻擅长某事物的人,反而容易大意,招致失误)。2 兼跨两边:~缝盖章。3 骑的马或乘坐的其他动物(旧读jì):坐~。4 骑兵,亦泛指骑马的人(旧读jì):轻~。铁~。车~。5 一人一马的合称(旧读jì):千~。千乘万~。

niú

1 哺乳动物,趾端有蹄,头上长一对角,是反刍类动物,力量很大,能耕田拉车,肉和奶可食,角、皮、骨可作器物:~刀小试(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黄。~角。2 星名,二十八宿之:~斗(指牛宿和斗宿二星)。3 喻固执或骄傲:~气。4 姓。

1 找,寻求:~食。~取。寻~。搜~。2 数量单位,中国唐代南诏以十六枚贝为一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