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头丸帖的拼音、解释、组词

鸭头丸帖的简介:

yā tóu/tou wán tiè/tiě/tiē
1.书帖名。晋王献之书。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晋朝王献之书写的帖,二行十五字。笔势飞动,神趣活现;笔画之粗细,墨色之浓淡,笔意之承带,均极为清楚,行气首尾贯串。书法雅正,雄秀惊人,有天然妙韵。现藏于大陆上海博物馆。

鸭头丸帖》,又称《鸭头茧书帖》,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献之创作的一件墨迹,属于行草体。此帖相传为王献之给亲友的一封信札,内容主要是谈及用一种名为“鸭头绿”的颜色的画绢来制作的药丸之事。

【详细解释】 《鸭头丸帖》以行草书书写而成,笔法流畅自然、灵动变化,体现了王献之书法作品中特有的洒脱与自如。此帖虽仅百字左右,但其结构严谨,用墨恰到好处,展现了东晋时期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从内容上看,《鸭头丸帖》虽然不长,却蕴含着书法和文学的双重价值。

【造句】 1. 《鸭头丸帖》不仅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中的瑰宝之一,更是研究王献之书风的重要实物资料。 2. 在参观故宫博物院时,他看到了珍贵的《鸭头丸帖》,对这件文物充满了敬意。 3. 王羲之的儿子们同样才情横溢,《鸭头丸帖》就是其代表作之一。 4. 书法家们常常临摹《鸭头丸帖》,以提升自己的书法技巧和艺术修养。 5. 博物馆里展出的《鸭头丸帖》,不仅吸引着众多书法爱好者驻足欣赏,也引来了不少文史学者的研究兴趣。

分词解释

1 鸟类的一科,嘴扁腿短,趾间有蹼,善游泳,不能高飞:~子。~蛋。~绒。烤~。填~。

tóu,tou

1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骨。~脑。~脸(❶头和脸;❷指面貌;❸指面子,体面)。~角(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2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留~。剃~。3 物体的顶端:山~。笔~。两~尖。4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从~儿说起。~绪。5 物体的残余部分:布~儿。6 以前,在前面的:~三天。7 次序在前,第一:~等。~生。8 首领:~子。~目。9 方面:他们是一~的。10 临,接近:~睡觉先洗脸。11 量词,多指牲畜:一~牛。12 表示约计、不定数量的词:三~五百。13 (tou)名词后缀(❶接于名词词根,如“木~”。❷接于动词词根,如“念~”。❸接于形容词词根,如“甜~儿”)。14 (tou)方位词后缀(如“上~”。“里~”。“后~”。)

wán

1 小而圆的东西:弹(dàn)~。肉~儿。2 专指“药丸”:~散膏丹。~药。3 量词,用于丸药:吃两~儿。

tiè,tiě,tiē

1 学习写字时摹仿的样本:碑~。字~。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