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口结舌的拼音、解释、组词
张口结舌的简介:
结舌:舌头不能转动。张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或因紧张害怕而发愣。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结舌,舌头打结。「张口结舌」形容恐惧慌张,或理屈说不出话的样子。◎语本《庄子.秋水》。△「邯郸学步」、「哑口无言」、「瞠目结舌」
2. ◎1《庄子.秋水》公孙龙问于魏牟曰:「龙少学先王之道,长而明仁义之行;合同异,离坚白;然不然,可不可;困百家之知,穷众口之辩;吾自以为至达已。今吾闻庄子之言,汒焉异之。不知论之不及与,知之弗若与?今吾无所开吾喙,敢问其方。」公子牟隐机大息,仰天而笑曰:「子独不闻夫埳井之蛙乎?……且夫知不知是非之竟,而犹欲观于庄子之言,是犹使蚊负山,商蚷驰河也,必不胜任矣。且夫知不知论极妙之言而自适一时之利者,是非埳井之蛙与?且彼方跐黄泉而登大皇,无南无北,奭然四解,沦于不测;无东无西,始于玄冥,反于大通。子乃规规然而求之以察,索之以辩,是直用管闚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子往矣!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今子不去,将忘子之故,失子之业。」公孙龙1>口呿2>而不合,舌举而不下,乃逸3>而走。 〔注解〕 (1) 公孙龙:字子秉,战国时赵人。生卒年不详。有白马非马及坚白异同之辩,平原君礼遇甚厚,所著书称公孙龙子,列于名家。 (2) 呿:音ㄑㄩ,张口、开口。 (3) 逸:奔跑、逃走。 ◎2《庄子.天运》孔子曰:「吾乃今于是乎见龙!龙,合而成体,散而成章,乘云气而养乎阴阳。予口张而不能嗋1>,予又何规老哉!」 〔注解〕 (1) 嗋:音ㄒ|ㄝˊ,合。
3. 「张口结舌」这个成语是用来形容一个人恐惧慌张,或理屈说不出话的样子。在《庄子》的〈秋水〉篇中有记载一段战国时名家公孙龙和魏国公子魏牟的对谈:公孙龙认为自己最通达事理,博闻善辩,胜过所有口才好、学识高的人。但当他听到庄子的言论却觉得困惑,无法理解,于是问魏牟是否是因为自己的学识不足?魏牟认为公孙龙就像井底之蛙,见识浅薄,眼界狭小。这样以管窥天、以锥指地是无法通晓庄子言论的玄妙之处,要他别再试图理解,免得就像邯郸学步,非但没有学成,反而将自己原有的学问失去了。公孙龙听了魏牟的话后,「口呿而不合,舌举而不下」,意思是说嘴巴张开而合不拢,舌头举起却放不下,也就是张口结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典源又见《庄子.天运》。内容叙述孔子与老子讨论「仁义」,孔子听了老子博大的见解后,「口张而不能嗋」(嗋,音ㄒ|ㄝˊ,合、闭。)意思是说嘴巴张开闭不起来,不知如何回答。后来「张口结舌」这句成语就从庄子「口呿而不合,舌举而不下」、「口张而不能嗋」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恐惧慌张,或理屈说不出话的样子。
1. 张开嘴巴,却舌头打结。形容恐惧慌张,或理屈说不出话的样子。【例】他被问得张口结舌,不知所措。
1. 结舌,舌头打结。张口结舌形容恐惧慌张,或理屈说不出话的样子。《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公子被他问的张口结舌,面红过耳,坐在那里,只管发怔。」
词语“张口结舌”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张”在这里意为“张开”,而“结舌”则是指舌头无法灵活活动或说出话来。整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因惊讶、紧张或其他强烈情绪而一时说不出话的状态。
详细解释: 1. 引申含义:这个成语主要用来形容人在突然遇到意外情况,或是被问到难以回答的问题时,嘴巴张开却不知道说什么的情景。 2. 情感状态:它可以表现出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尴尬、羞涩、惊讶或者无法应对的心理状态。
5个造句: 1. 小明平时讲话总是滔滔不绝,但是今天面对老师提问,竟然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 2. 当看到那幅价值连城的画作时,他张口结舌地愣在了那里,半天回不过神来。 3. 在众人面前发表演讲前,她虽然做了充分准备,但一上台还是有些紧张,显得有些张口结舌。 4. 他突然被同学问到一个复杂的问题,一时之间竟然张口结舌,不知如何作答。 5. 当听说父母要带全家去国外旅行的消息时,弟弟高兴得差点张口结舌。
这些句子帮助我们更具体地理解了“张口结舌”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和含义。
分词解释
zhāng
1 开,展开:~开。~目(①睁大眼睛;②助长某人的声势称“为某人~~”)。~榜。铺~。~灯结彩。纲举目~。2 商店开业:开~。3 拉紧:紧~。~力。4 扩大,夸大:夸~。5 放纵,无拘束:乖~。嚣~。6 料理,应酬:~罗。7 惊惶,慌忙:~惶失措。8 看,望:~望。9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10 量词:一~纸。三~桌子。几~嘴。两~弓。11 姓。kǒu
1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腔。~才。~齿。~若悬河。2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3 出入通过的地方:门~。港~。4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古北~。喜峰~。5 破裂的地方:~子。jié,jiē
1 系(jì),绾(wǎn ):~网。~绳。~扎。2 条状物打成的疙瘩:打~。蝴蝶~。3 聚,合:~晶。~识。~盟。~交。~集。~合。~党营私。4 收束,完了(liǎo):~账。~局。~案。~果。~论。归根~底。5 一种保证负责的字据:具~。shé
1 人或动物嘴里辨别滋味、帮助咀嚼和发音的器官:~头。~耕(a.指读书勤奋;b.旧时学者授徒,依口说谋生,好像农夫耕田得粟)。唇枪~剑。2 语言辩论的代称:~战(激烈议论)。3 像舌头的东西:帽~。火~。4 铃或释中的锤。5 指箭靶两旁上下伸出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