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胡羯末的拼音、解释、组词
封胡羯末的简介:
fēng hú jié mò
均为兄弟的小名:封指谢韶,胡指谢朗,羯指谢玄,末指谢川。后用以称美兄弟子侄之辞。
均为兄弟的小名:封指谢韶,胡指谢朗,羯指谢玄,末指谢川。后用以称美兄弟子侄之辞。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语出晋书˙卷九十六˙列女传˙王凝之妻谢氏传:答曰:一门叔父则有阿大、中郎,群从兄弟复有封、胡、羯、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封谓谢韶,胡谓谢朗,羯谓谢玄,末谓谢川,皆其小字也。称颂别人兄弟优秀。宋˙陆游˙七姪岁暮同诸孙来过偶得长句:封胡羯末皆佳甚,剩喜团栾一笑新。亦作封胡遏末。
1. 语出《晋书.卷九六.列女传.王凝之妻谢氏传》:「答曰:『一门叔父则有阿大、中郎,群从兄弟复有封、胡、羯、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封谓谢韶,胡谓谢朗,羯谓谢玄,末谓谢川,皆其小字也。」称颂别人兄弟优秀。宋.陆游〈七姪岁暮同诸孙来过偶得长句〉:「封胡羯末皆佳甚,剩喜团栾一笑新。」也作「封胡遏末」。
词语“封胡羯末”实际上是一个典故性的表达,源自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一个故事。这个词语并非日常用语或通用词汇,它出自《晋书·列传第三十一》,是形容四个人共同被封官的一段话。在原文中,“封”意为册封、授予官职;“胡、羯、末”分别是这四人各自姓氏的简化表达。“胡”指的是胡奋(晋朝名将),“羯”指羯胡(即石勒,东晋十六国时期后赵开国君主),而“末”则是指李密,他们分别被授予了高官。由于这个典故中的人物和背景较为复杂且不常见于现代语境,因此我们主要根据这段历史来解释其含义。
解释
- 封:在古代,皇帝或上级向下属赐予职位、荣誉。
- 胡、羯、末:分别代表四个人的名字。在这段历史中,“胡”指的是晋朝将领胡奋;“羯”指的是后赵开国君主石勒(当时被称为羯胡);“末”则是指东晋时期著名文学家李密。
造句
- 古代的故事里,封胡羯末四位英雄并肩作战,成为一代佳话。
- 在历史长河中,那些被封胡羯末共同奋斗的人们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 这四个名字虽然分别代表不同的人物和时代背景,但封胡羯末的故事成为了文化交流中的经典案例。
- 历史上有名的封胡羯末四位伟人,在各自的历史时期都做出了非凡的贡献。
- 尽管封胡羯末四人的出身、经历各不相同,但他们共同被册封为官的事实反映了那个时代社会结构和政治格局的特点。
请注意,“封胡羯末”并非现代汉语中的常用词汇或固定搭配,上述造句主要基于其历史背景进行创作,并非实际使用。在日常交流中,这一词语通常会被用于学术研究、文学作品或者特定的传统文化讨论中。
分词解释
封
fēng
1 密闭,使跟外面隔绝:~闭。密~。~口。~存。~条。~贮。~面。~底。~锁。~顶。冰~雪飘。~山育林。2 用来装信、钱等物的纸套:信~。赏~。3 帝王把土地或爵位给予亲属或臣僚:~侯。~君(领有封地的贵族)。~邑。~拜(拜官授爵)。~典。~建。4 疆界:~疆。~域。~界。5 限制:故步自~。6 帝王筑坛祭天:~禅(祭天为“封”,祭地为“禅”)。7 量词,用于装封套的东西:一~信。8 姓。
胡
hú
1 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人。~服。~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远、隔绝)。2 泛指外国或外族的:~椒。~瓜(黄瓜)。~琴。~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3 乱,无道理:~来。~闹。~吹。~言乱语。4 文言疑问词,为什么,何故:~不归?“~取禾三百廛兮?”5 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须。6 古代指兽类颈下垂肉:“狼跋其~。”7 巷、小街道称“胡同(tòng)”(用作巷名时,“同”读轻声不儿化)。8 姓。
末
mò
1 尖端,梢:~梢。~端。秋毫之~(毫毛尖端)。2 最后,终了:~了(liǎo )。~尾。~日。~代。穷途~路。3 非根本的,次要的,差一等的:~业。~技。舍本逐~。4 碎屑:~子。碎~。5 传统戏剧角色名,一般扮演中年以上男子:正~。副~。外~。~本(以男角主唱的杂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