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正的拼音、解释、组词

丑正的简介:

chǒu zhèng
1.谓嫉害正直的人。

  • AI解释

《丑正》是一个古汉语中的时辰名称,属于十二地支之一(子、丑、寅……亥),是中国传统的计时方法之一。在中国古代,一天被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小时左右。其中,《丑时》通常对应现代时间的凌晨1点到3点之间。

详细解释:

  • 古语中的意义:《丑正》是指“丑”这一时辰的开始,“正”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开始或正午(日中)的意思。
  • 具体时间范围:按照传统,丑时开始于夜晚23:00至凌晨1:00之间。在中国古代,人们往往在这一时间段进行休息、静思等活动。
  • 文化象征意义:丑时是夜深人静之时,常与孤独、沉思或觉醒等情感和活动相关联。

造句:

  1. 古诗云:“鸡鸣风雨交,草堂漏未央。丑正寒风起,梦回人断肠。”(这里用“丑正”描绘了一个深夜的凄凉景象)
  2. 在那个年代,人们常在《丑正》时分开始劳作或进行其他活动。
  3. 他喜欢在《丑正》之前沉思默想,准备第二天的工作计划。
  4. 她习惯于在《丑正》之后阅读一些哲学书籍,享受这份安静。
  5. 这个时辰的静谧让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种深深的宁静之中,《丑正》的到来意味着一夜即将过去。

以上句子是对“丑正”这一时间概念的应用与描述。请注意,“丑正”的实际应用更多体现在古代文学作品或特定的文化语境中,在现代日常语言表达中较少直接使用此词汇来表示具体的时间点,但可以用来描绘某一时间段的情感氛围。

分词解释

chǒu

1 地支的第二位,属牛。2 用于计时:~时(凌晨一点至三点)。3 传统戏剧角色名:~角。~旦。4 相貌难看:~陋。5 可厌恶的,可耻的,不光荣的:~化。~恶。~闻。~态百出。跳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