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忧事者后乐,先傲事者后忧的拼音、解释、组词

先忧事者后乐,先傲事者后忧的简介:

xiān yōu shì zhě hòu lè,xiān ào shì zhě hòu yōu
先为事业而忧虑,后来就为事业的成功而安乐;事业未成先骄傲,后来就会为事业而忧虑。

  • AI解释

这句话出自古代典籍或文人墨客的作品中,“先忧事者后乐,先傲事者后忧”主要强调在处理事务时的一种态度和原则。其中“忧事”指的是担忧、关心某件事或问题;“傲事”指的是轻视或不重视某件事情;“先忧事者后乐”,意为首先关注并解决那些可能带来忧虑的事情,然后才是享受快乐的事物;“先傲事者后忧”则是指如果对某些事务轻视或忽略,那么可能会导致后续更多的忧虑和问题。

详细解释

这句话的核心思想在于提醒人们,在面对事情时应该有优先级意识。遇到问题或挑战时,应当积极应对并解决它们,这样才不会让这些问题成为未来快乐生活的障碍;相反,如果在处理事务时抱有轻视态度,那么可能会导致后续的问题累积,增加不必要的麻烦和忧虑。

造句

  1. 他总是在事情开始出现苗头的时候就提前采取措施,真正做到了“先忧事者后乐”。
  2. 面对公司的危机,老王总是“先忧事者后乐”,从不等到问题严重了才去处理。
  3. 为了防止疫情扩散,“先忧事者后乐”的精神使社区工作者在初期就采取严格措施。
  4. 这种“先傲事者后忧”的态度常常导致计划失败,因为忽视的细节会成为未来的大麻烦。
  5. 面对即将到来的竞争挑战,公司管理层决定坚持“先忧事者后乐”,提前做好准备以应对各种情况。

通过这些造句可以看出,在处理事务时持有正确的态度和优先级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分词解释

xiān

1 时间在前的,次序在前的,与“后”相对:~前。~期。原~。~驱。~河(中国古代帝王先祭黄河,后祭海,以河为海的本源,后称倡导在先的事物)。~觉(jué)。~见之明。~发制人。2 家族或民族的较早的一代或几代:~人。~世(祖先)。~民。3 对死去的人的尊称:~祖。~父。~哲(指已去世的有才德的思想家)。~烈。~贤。4 姓。

yōu

1 发愁:~愤。~惧。~烦。~惶。~急。~煎。~思(➊忧念;➋忧愁的思绪)。~戚。杞人~天。2 可忧虑的事:~患。内~外患。乐以忘~。高枕无~。3 指父母之丧:丁~。

shì

1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情。~件。~业。2 变故:~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端。3 职业:谋~(指找职业)。4 关系和责任:你走吧,没你的~了。5 办法:光着急也不是~儿,还得另找出路。6 做,治:不~生产。无所~事。7 服侍:~父母。

zhě

1 用在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词组后,并与其相结合,指人、指事、指物、指时等:读~。作~。二~必居其一。来~。2 助词,表示语气停顿并构成判断句的句式:陈胜~,阳城人也。3 这,此(多用在古诗词曲中):~个。~回。~番。~边走。

hòu

1 君主;帝王:商之先~(先王)。2 帝王的正妻:皇~。太~。3 诸候。《書•舜典》:“肆覲東后。”4 指空间在背面,反面的,与“前”相对:~窗户。~面。~学。~缀。~进。5 时间较晚,与“先”相对:日~。~福。~期。6 指次序,与“前”相对:~排。~十名。7 子孙:~辈。~嗣。~裔。~昆。无~(没有子孙)。8 姓。

lè,yuè,yào,lào

1 欢喜,快活;快~。~境。~融融。~不可支。其~无穷。~观(精神愉快,对事物的发展充满信心)。~天(安于自己的处境而没有任何忧虑)。2 使人快乐的事情:取~。逗~。3 对某事甘心情愿:~此不疲。~善好(hào )施。4 笑:这事太可~了。

ào

1 自高自大:骄~。~岸(形容性格高傲)。~骨。~慢(轻视别人,对人没有礼貌)。~视。高~。孤~。2 藐视,不屈:~然。~霜斗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