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质的拼音、解释、组词
人质的简介:
rén zhì
被一方强制扣留并以其生命作抵押迫使另一方接受某些条件的人。1949年《关于战时保护平民的日内瓦四公约》规定,禁止拘捕人质;任何杀害人质的行为都属于战争罪。197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反对劫持人质国际公约》,规定对劫持人质的罪犯,应予以起诉和惩罚。
被一方强制扣留并以其生命作抵押迫使另一方接受某些条件的人。1949年《关于战时保护平民的日内瓦四公约》规定,禁止拘捕人质;任何杀害人质的行为都属于战争罪。197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反对劫持人质国际公约》,规定对劫持人质的罪犯,应予以起诉和惩罚。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被对方所拘留,或为了取信对方而作为抵押的人。【例】经过多方交涉,被敌方俘虏的人质,终获安全释放。
1. 为了取信于对方而作为抵押,或为对方所拘留的人。
词语《人质》的详细解释
定义: 人质(Ransom)是指被扣押或绑架,作为某种交易、谈判或要挟工具的人。这些人通常因为政治、经济或其他原因而被迫处于这种状态。
来源: 这个词源于古英语“hosti”,意为“陌生人”或“客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法律和社会实践中逐渐演变为今天我们所理解的意义。
特点与用法: 1. 性质和用途:人质通常被用于作为一种谈判工具,以达到释放或其他目的。 2. 社会影响:扣押人质是一种极端手段,可能导致受害者受到极大伤害甚至死亡,并对相关方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和社会动荡。 3. 法律角度:在不同的司法体系中,关于人质的法律规定有所不同。例如,在某些国家,扣留人质是犯罪行为;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可能被视为自卫或紧急情况下的合法行动。
造句
- 因为谈判失败,恐怖分子决定扣押大使馆工作人员为人质以示威胁。
- 在国际危机中,双方都表示不愿意使用军事力量,而是希望通过和平谈判来释放人质。
- 小组成员在讨论如何处理被敌军抓获的士兵时提出了设立人质交换的可能性。
- 鉴于人质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各国政府纷纷采取措施提高对人质事件响应速度和效率。
- 在冲突地区,人质现象经常发生,往往给无辜家庭带来深重的伤害。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