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非分明的拼音、解释、组词
是非分明的简介:
shì fēi fēn míng
正确与错误非常分明。
正确与错误非常分明。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明白分辨出曲直、对错。汉书˙卷三十六˙楚元王刘交传:故贤圣之君,博观终始,穷极事情,而是非分明。
1. 明白分辨出曲直、对错。【例】他向来是非分明,不会冤枉好人。
1. 明白分辨出曲直、对错。《汉书.卷三六.楚元王刘交传》:「故贤圣之君,博观终始,穷极事情,而是非分明。」
《是非分明》这个成语或词汇,用来形容判断能力很强、对错界限清晰明确。它体现了一个人能够清楚地分辨事物的是非曲直,不模棱两可,具有公正性和决断力。
详细解释
- 是非:对与错的总称。
- 分明:清晰、明显。
综上所述,“是非分明”强调在面对各种情况时能够做出明确判断,区分正确和错误的能力。它常常用来赞扬一个人或事物立场坚定、观点明确。
造句
- 小张做事一向是非分明,从不模棱两可。
- 李明老师为人处世非常公正公平,大家都认为他是个是非分明的人。
- 在这次事件中,赵经理处理得当,展现出了是非分明的职业素养。
- 看到小李的举动,大家一致认为他是一个是非分明的好青年。
- 为了保证决策过程透明公正,公司要求所有员工在讨论时需保持是非分明的态度。
这些造句既涵盖了个人品行方面的应用,也包括了职业场景中的使用,展示了“是非分明”这一词组广泛的应用范围和正面积极的形象。
分词解释
是
shì
1 表示解释或分类:他~工人。《阿Q正传》的作者~鲁迅。2 表示存在:满身~汗。3 表示承认所说的,再转入正意,含有“虽然”的意思:诗~好诗,就是太长了。4 表示适合:来的~时候。5 表示任何:凡~。~活儿他都肯干。6 用于问句:他~走了吗?7 加重语气,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天气~冷。8 对,合理,与“非”相对:~非。他说的~。实事求~。9 认为对:~古非今。各行其~。深~其言。10 表示应承或同意(单说一个“是”字):~,我就去。11 这,此:~日。~可忍,孰不可忍。比比皆~。12 助词,把行为对象提前表示只这样做:惟你~问。惟利~图。13 姓。
非
fēi
1 不,不是:~凡。~法。~分(fèn )。~礼。~但。~同小可。啼笑皆~。2 不对,过失:痛改前~。文过饰~。习~成是(对于某些错的事情习惯了,反认为是对的)。3 与“不”呼应,表示必须(有时后面没有“不”字):我~看这本书。4 责怪,反对:~难(nàn )。~议。无可厚~。5 指“阿非利加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南部。简称“非洲”):东~。西~。
分
fēn,fèn
1 区划开:~开。划~。~野(划分的范围)。~界。~明。条~缕析。~解。2 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发。~忧。~心劳神。3 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会。~行(háng )。4 散,离:~裂。~离。~别。~崩离析。~门别类。5 辨别:区~。~析。6 区划而成的部分:二~之一。7 一半:人生百年,昼夜各~。春~。秋~。
明
míng
1 亮,与“暗”相对:~亮。~媚。~净。~鉴(➊明镜;➋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➌明察)。~灭。~眸。~艳。~星。~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2 清楚:~白。~显。~晰。~了。~确。~朗。3 懂得,了解:~哲保身。不~事理。深~大义。4 公开,不隐蔽:~说。~讲。~处。5 能够看清事物:~察秋毫。耳聪目~。眼~手快。6 睿智:英~。贤~。~君。7 视觉,眼力:失~。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9 次(专指日或年):~日。~年。10 中国朝代名:~代。11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