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耷(1626-1705)的拼音、解释、组词
朱耷(1626-1705)的简介:
zhū dā
明末清初画家。号八大山人、雪个、个山、个山驴、人屋、良月、道朗等,江西南昌人。明宁献王朱权九世孙。入清曾削发为僧,法名传綮,字刃庵。又先后取号雪个、个山、人屋、八大山人等。擅画水墨花卉禽鸟,形象夸张奇特,笔致简朴奔放。亦画山水,意境荒寒。兼工书法。与弘仁、髡残、原济并称“清初四僧”。
明末清初画家。号八大山人、雪个、个山、个山驴、人屋、良月、道朗等,江西南昌人。明宁献王朱权九世孙。入清曾削发为僧,法名传綮,字刃庵。又先后取号雪个、个山、人屋、八大山人等。擅画水墨花卉禽鸟,形象夸张奇特,笔致简朴奔放。亦画山水,意境荒寒。兼工书法。与弘仁、髡残、原济并称“清初四僧”。
- AI解释
朱耷(1626-1705),字雪个、个山,号八大山人。他是明朝皇室后裔,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宁献王朱权的九世孙。在明清易代之际,为了表达自己对明朝的忠心和对于现实社会的不满,他自幼即削发为僧,出家当和尚。后来还俗,但仍用名号“八大山人”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他的绘画风格独特,富有个性,擅长画花鸟、山水等题材,并且在书法上也有很高的造诣。
详细解释
- 生平经历:朱耷生活在明清交替的动荡时期,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和个人经历深刻地影响了他的艺术创作。
- 艺术特点:
- 艺术风格独树一帜,画风冷逸、孤傲,常以简练的笔墨表现物象,寥寥数笔即能传达出深厚的意蕴。
- 作品中常见“八大山人”款识,“个”字似哭,又如笑,反映了其复杂的心境和对世态炎凉的感受。
- 历史地位:朱耷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是中国明代末期到清代初期的重要画家之一,在中国美术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造句
- 《八大山人》的画作以其独特的风格闻名于世,他笔下的鱼鸟往往看似孤独、寂寞。
- 这幅画中所描绘的小鸟眼神哀伤,仿佛在讲述着朱耷自己坎坷的经历和内心深处的情感波澜。
- 作为明代皇室后裔的朱耷,他的作品常常以冷峻的风格表达出对时局变迁的不满与悲凉。
- 在艺术创作上,朱耷不仅精通绘画,还擅长书法,其诗文亦充满哲理意味,反映出他复杂而深刻的思想情感世界。
- 朱耷的作品深受后世艺术家的喜爱和推崇,他对笔墨运用的独特见解为后来的艺术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分词解释
朱
zhū,shú
1 红色:~红。~批。~笔。~文(印章上的阳文)。~门(红漆大门,旧时指豪富人家)。2 矿物名:~砂(无机化合物,中医用于镇静剂。亦称“辰砂”、“丹砂”)。~墨。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