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函的拼音、解释、组词

石函的简介:

shí/dàn hán
1.亦作"石圅"。 2.石制的匣子。

  • AI解释

词语解释

石函

  • 定义石函,是一种用石头制作的箱状容器。古时候常用作存放重要物品或文献的地方。
  • 历史背景:这种形式多见于古代墓葬、寺庙等地方,用于存放重要的文书、法器或其他珍贵之物。
  • 特点:通常较为坚固耐用,设计结构紧凑且密封性好,能够在长期保存中保护内部的物件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造句

  1. 古代帝王为了确保重要诏书不会因时间流逝而遗失,在墓室中专门设置了石函来存放。
  2. 石函不仅能够抵御自然环境的侵袭,还能在特殊情况下防止被盗。
  3. 在考古学家的努力下,一个保存完好的石函被发现,其中装有数千年前的珍贵文物。
  4. 研究团队推测,这封信件可能就藏在某个未被发掘过的石函中。
  5. 传说中的宝藏守护者会用石函来保存他们的财宝,以防止不速之客夺走。

这些造句旨在展现“石函”一词的使用情景和相关历史背景。

分词解释

shí,dàn

1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2 指石刻:金~。3 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药~。药~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4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5 姓。

hán

1 匣,盒子:石~。剑~。2 套子,引申为量词:书~。信一~(信一封)。3 信件:~件。公~。来~。4 包含,容纳:~夏(“夏”,指中国;“函夏”即包括整个中国)。巨蚌~珠。5 铠甲:~人(制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