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土的拼音、解释、组词

私土的简介:

sī tǔ
1.指个人所有的土地或封地。

  • AI解释

词语“私土”通常在古文或特定的文化语境中出现,它指的是私人所有的土地。这个词并不是现代汉语中的常用词,在不同的文学作品和历史文献中有不同的解读和使用方式。

详细解释

  1. 出处:这个词往往出现在古代典籍或者文学作品中,是古代中国社会土地制度的一部分概念。
  2. 含义:“私土”一般是指私人拥有或控制的土地。在传统农业社会中,土地的私有化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和社会现象。它与“公田”相对,后者指的是由国家或集体管理的土地。

造句

  1. 古代农民为了能够安心耕作,往往会希望获得自家私土的所有权。
  2. 在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开始实行私土制度,允许私人拥有土地,从而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3. 私土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井田制,是社会转型的重要标志之一。
  4. 《诗经》中曾提到“我有旨蓄,亦以御冬”,这里的“旨蓄”可以理解为对私土上的收获之珍视。
  5. 某些历史小说或电影中,可能会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这片私土上,主人将种植各种珍贵的作物,以此来提高自己的经济地位。”

请注意,由于“私土”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上述造句可能需要依据具体语境进一步调整以确保表达准确和自然。

分词解释

1 个人的,自己的,与“公”相对:~人。~有。~见。~仇。~情。~营。~欲。2 不公开的,秘密而又不合法的:~自。~刑。~货。走~。~生子。3 暗地里:~议。~奔。隐~。窃窃~语。

1 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壤。黄~。2 疆域:国~。领~。3 本地的,地方性的:故~。4 民间生产的(区别于“洋”):~方(民间流传的药方,亦称“偏方”)。5 不合潮流:~气。6 未熬制的鸦片:烟~。7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8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青海省:~族。9 姓。